人 生 處 世 , 學 識 之 有 無 , 猶 如 處 於 光 明 或 黑 暗 中 , 又 極 似 明 眼 人 或 盲 瞎 者 ; 所 以 古 今 中 外 對 於 求 學 問 題 , 都 列 為 人 的 最 基 本 , 最 嚴 重 的 問 題 。 因 為 「 學 」 , 就 是 研 究 不 知 的 事 情 ; 「 求 學 」 就 是 尋 找 , 討 求 , 希 望 研 究 學 問 , 對 不 知 的 事 情 , 有 所 明 白 。 換 言 之 , 即 「 求 知 性 」 的 一 種 行 為 。 人 類 之 所 以 有 複 雜 之 知 識 與 經 驗 , 端 賴 有 合 理 的 求 知 性 。
兒 童 在 二 、 三 歲 時 , 即 有 求 知 性 的 發 展 , 例 如 嬰 孩 初 見 某 一 新 奇 的 事 物 即 喜 用 手 去 撫 摸 搖 撼 之 , 或 用 腳 去 蹴 踐 踢 踏 之 , 或 用 其 小 嘴 去 咬 吮 , 試 驗 其 反 應 如 何 ? 或 看 看 它 的 變 化 怎 樣 或 味 道 之 有 無 ? 這 都 是 求 知 的 表 現 , 其 年 齡 愈 長 , 其 求 知 性 亦 愈 發 達 。 故 求 學 問 題 , 也 是 青 少 年 們 所 必 須 審 慎 解 決 而 不 可 忽 略 的 問 題 。 因 為 學 問 之 道 , 正 如 橫 亙 在 吾 人 面 前 , 錯 縱 複 雜 之 道 路 , 有 正 道 , 也 有 歪 道 , 邪 道 … … … ; 而 學 問 ( 求 知 ) 既 是 知 識 之 母 , 設 所 學 不 正 , 而 誤 於 邪 惡 異 端 的 歪 道 , 他 的 人 生 前 途 , 豈 不 因 而 鑄 定 於 不 堪 想 像 之 悲 哀 ? 所 以 聖 經 上 一 再 的 教 訓 我 們 說 :
「 敬 畏 耶 和 華 ( 真 理 上 帝 ) 是 知 識 的 開 端 … … … 是 智 慧 的 開 端 ; 認 識 至 聖 者 , 便 是 聰 明 。 」 ( 箴 一 7) 。 因 為 耶 和 華 上 帝 就 是 有 真 理 的 仁 義 和 聖 潔 ( 弗 四 24) 乃 正 當 、 幸 福 , 有 意 義 的 人 生 所 需 要 之 知 識 、 智 慧 、 聰 明 。 故 當 敬 畏 祂 。 因 為 「 敬 」 , 就 是 恭 肅 慎 重 不 敢 息 而 致 其 敬 意 的 表 現 ; 「 畏 」 , 就 是 憚 怯 而 有 戒 心 , 心 悅 誠 服 的 態 度 , 由 此 引 伸 其 義 為 羡 慕 , 追 求 , 獲 得 之 心 理 和 態 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