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應許之地】對上帝不忠吃敗仗

 

以色列人在堅壁清野的耶利哥城一仗中,由於一個迦南女子喇合勇敢地對以色列的耶和華上帝效忠,結果全家得救,避免死在迦南的罪惡中,得以承受迦南產業,踏足應許之地;然而在面對小小艾城一仗的結果是如此戲劇性的失敗:

「當下,約書亞從耶利哥打發人往伯特利東邊、靠近伯亞文的艾城去,吩咐他們說:『你們上去窺探那地。』他們就上去窺探艾城。他們回到約書亞那裡,對他說:『眾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勞累眾民都去,因為那裡的人少。』於是民中約有三千人上那裡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書7:2-4)。

一個猶大支派的以色列人亞干,卻由於對自己的耶和華上帝不忠,結果如迦南人般被處死。影響所及,使以色列人起初面對耶利哥如此堅固城墻,因忠心倚靠耶和華立即馬到功成,再攻小如艾城應該更易如反掌,可惜由於「因為猶大支派中,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取了當滅的物,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書7:1),吃了落荒而逃的敗仗。

所謂「當滅的物」意即「要消滅的東西」,原文是「由上帝處理的東西」。亞干沒有按上帝的吩咐行事,因貪心而中飽私囊,影響整體吃敗仗。

我們不可小觀從耶利哥往艾城(2節)這一段約二十四公里上坡的路程,因為是經由一個峽谷上到巴勒斯坦中部山嶺的頂端,可以讓以色列人在中部高原中,找到一立足之地。同時,艾城本是個廢墟(「艾城」在希伯來文意「那廢墟」),它靠近伯亞文(意「邪惡之家」),是一異教祭壇(撒上13:5;何4:15;摩5:5),當以色列人踏足此地後忠心倚靠聖潔的耶和華上帝,這廢墟拜偶像之地應有所改觀。

約書亞為這敗仗的極度悲痛(創37:29,33、34;44:13)是可以理解的。他在禱告中(書7:6-9)顯出由於看見在軍隊中沒有耶和華上帝同行(因為以色列犯了罪,這罪違背了上帝所吩咐他們的約,11節),使整體陷於不安,也使迦南人會認為,以色列的上帝並非每戰必勝,也有可能將吃了敗仗的以色列人一網打盡。

亞干由於被確定背逆了聖潔耶和華上帝的約(見出19:13;利24:23;民15:36)而犯罪的刑罰是用石頭打死,眾人又在他身上堆成一大堆石頭,並將該地取名亞割谷(即「連累」之意)。這是在進佔迦南之役中所立第二個紀念碑,與在吉甲之碑並立(4:20)。

當他們將犯罪者消除,耶和華上帝這一次將迦南人的財富,賜給為祂爭戰的軍隊作戰利品(書8:2);耶和華上帝繼續統領指揮艾城之戰(「設下伏兵」是衪的命令)。

以色列人在田間和曠野殺盡所追趕一切艾城的居民。艾城人倒在刀下,直到滅盡,這是約書亞第二次執行對迦南所施行的神聖命令;以色列眾人就回到艾城,用刀殺了城中的人。當日殺斃的人,連男帶女共有一萬二千,就是艾城所有的人。約書亞沒有收回手裡所伸出來的短槍,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盡行殺滅。

在以色列人戰史中,這種對迦南人的斬草除根是必須的做法,否則他們所承受的是他們無法處理的「眼中的刺和肋下的荊棘」也必擾害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人生(參民33:55)。惟獨城中的牲畜和財物,以色列人都取為自己的掠物,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約書亞的話。

約書亞將艾城焚燒,使城永為高堆、荒場,直到今日;又將艾城王掛在樹上,直到晚上。日落的時候,約書亞吩咐人把屍首從樹上取下來,丟在城門口,在屍首上堆成一大堆石頭,直存到今日。這是約書亞在迦南地所立第三個紀念碑(見7:26第二個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