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應許之地】沒有求問耶和華上帝的惡果

 

DidntAskGod230x169當中路戰役(central campaign)包括入耶利哥及取艾城完成之後;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南路戰役(southern campaign)是面對基遍族,基遍乃耶路撒冷北之一地,基遍人與附近一些城結盟(書9:17),似是這聯盟中強勢的一族,這聯盟諸王的出現,我們可以追溯到「當那日,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說:「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創15:18-21),這些散居在迦南地的居民,較早前由外地遷入,可與(書9:1、2)的引言作比較。

當耶和華上帝幫助自己的百姓,顯出祂的大能之時,外人只好施行詭計(書9:3-15),基遍人出此下策,是由于「聽見耶和華你上帝的名聲和祂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並祂向約但河東的兩個亞摩利王,就是希實本王西宏和在亞斯他錄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9、10節)在先,「聽見約書亞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3節)於後,可見外邦人對我們所信靠的真神素有認識,他們藉此求以色列人讓他們存活。同時,這次以色列受騙,是因為「沒有求問耶和華」(14節),當發現中了詭計之後,由于彼此間已立和約,基遍人不被擊殺,而作了以色列的奴僕。這決定本來自約書亞:

「現在你們是被咒詛的!你們中間的人必斷不了作奴僕,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 (書9:23)......當日約書亞使他們在耶和華所要選擇的地方,為會眾和耶和華的壇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書9:27)。這正是身為首領的,必須作出瞻前顧後的決策。於是約書亞這樣待他們,「救他們脫離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沒有殺他們」(書9:26)。

以色列人雖然沒有殺他們,迦南人卻在被咒詛中永遠作奴僕,挪亞所說「迦南作閃的奴僕」(創9:25、26)的預言在此應驗了一部分;當所羅門就位時,會幕及祭壇均設在基遍(代下1:3、5),他們就大量投入奴僕行列了。

以色列人因為沒有求問耶和華而受騙後,全會眾就發怨言:之前百姓可能未明上帝心意,沒有將迦南人滅絕而成後患;今次則因未能收取基遍人城邑及產業而發怨言。

在這段歷史中,我們要留意的是:作者是用神學的觀點,按主題而非按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記述:

(一)基遍人施詭詐及歸順的事,正也包括在以色列人征佔其餘迦南地的主題中。

(二)以色列人如何能在進一步入迦南其他城市前已在以巴路山及基利心山之間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築一座壇平安地聚集(30節),是不易回答的問題。

(三)同時,在以巴路山及基利心山之間除了示劍以外,再沒有可征佔的重要城市,示劍人
屬希未族(或受希未族控制,創34:2)因此與基遍各城的人有血緣關係。

(四)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8:32):這些石頭是在迦南地所立第四個紀念碑,以色列人按照摩西的吩咐,與耶和華重申盟約(申:26-30;27:1-8),結束了入迦南後最初幾場戰役。

(五)在第八章結束前(30至34節)所記載與上帝重新立約的儀式,事實上是發生在第九章的基遍事件之後。故此,「寄居的外人」(8:33、35),是與以色列人一同參與立約的儀式。

(六)基遍事件是三段有關以色列人如何取得大部分迦南之地事蹟的首段(其他兩段是:攻佔南部諸城,10:16-43;及北部的戰役,11章),往後的記載就是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契了。

在耶和華所要選擇的地方(9:27):約書亞將會幕移示羅,直到撒母耳的日子(撒上4:3);後來耶和華選擇了耶路撒冷(王上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