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新約聖經中為何有四本福音

 

閱讀新約聖經的人,都會碰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四本福音書呢,用一本來概括不是很好嗎?

第一,從四福音逐步加深加寬的記載的內容分析

神既然是我們的創造者,祂樂意用人類頭腦對事物認識的規律來啟示自己。比如說當我們認識一個名人時,總是先聽到他做了什麼特別的事情,因為這些事情使我們感興趣以至於想進一步瞭解他說了什麼。基於對他所做和所說的,如果我們更加好奇,那麼最後就必然想瞭解他是什麼樣的人。這種從一個人的做(事件)開始,到他的說(言論),最後到此人的內涵(人格品質)的三個漸進式的認識過程,是上帝設定的人類的大腦認識事物的規律。這個規律極好地展示在上帝通過四本福音書向人類啟示耶穌基督的過程中。

首先,《馬可福音》最早完成,側重在主耶穌做了什麼,是一部行動的福音書,其中"立刻"一詞多達42次之多,突出表現耶穌的作為而不是祂的言語,書中記載了十八件神跡,僅有四個比喻。

其次,《路加福音》和《馬太福音》則依據《馬可福音》,分別針對外邦人(非猶太人)和猶太人寫成了各自的福音書,間雜在耶穌的行為記錄中,重點強調了耶穌說了什麼(教導言論)。

最後,《約翰福音》作為最後完成的福音書,完全擺脫了符類福音(指馬可、馬太、路加,因結構內容類似而得名)的寫作特點,獨樹一幟,全書極力強調耶穌的神性-此人的內涵(人格品質),反復指證祂是神的兒子,開篇即莊嚴宣告"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14)末尾多馬又承認"我的主,我的神!"(20:28)

通過對四福音寫作內容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聖靈啟示四福音的作者按照人類大腦的認知順序和規律來啟示耶穌這位人類的救主-上帝對人類啟示的最高峰!所以應當感謝上帝對我們的偏愛,在認識主耶穌的過程中,首先從《馬可福音》開始,瞭解耶穌曾做了些什麼,然後進入,《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進一步從猶太人和非猶太人的角度瞭解學習耶穌的各種教訓,最後進入《約翰福音》,基於前兩個階段的學習,進入對耶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的瞭解,因而得知耶穌是完全的人,同時又是完全的神,因而對"道成肉身"這一上帝的終極啟示得以全面的瞭解!可見,這四本福音書缺一不可!

第二,從對主耶穌的四種不同的描述角度來分析

在《啟示錄》第四章,使徒約翰受天使的指示,將親眼看到的天上的敬拜情形描寫下來:「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如同水晶。寶座中和寶座周圍有四個活物,前後遍體都滿了眼睛。第一個活物像獅子,第二個像牛犢,第三個臉面像人,第四個像飛鷹。」(啟4:6-7)

這裡所描寫的四活物,因為是存在於神寶座週圍,因此是聖潔的且反映神的形象的,而四福音書對主耶穌的四種不同的描述恰好於此四活物吻合,而且此節經文中的四活物的出現順序又恰好吻合聖經新約中四福音編排的順序。

《馬太福音》強調主耶穌是猶太人盼望的王-救世主即彌賽亞基(西伯來文)或基督(希臘文)。因此對應的形象是獅子;因為是猶太人的王,所以其家譜始至亞伯拉罕。

《馬可福音》強調耶穌是為人類最終脫離罪惡而獻身的僕人,形象仿佛是一頭牛,先是耕種,後在壇上作祭,象徵著耶穌是道成肉身為我們的最死在十字架上僕人。自古以來,窮苦的僕人都是沒有家譜的,所以在《馬可福音》中沒有耶穌的家譜。

《路加福音》強調耶穌是道成肉身的人,說到耶穌為人子(完全的人)對應的形象是臉面像人的活物,又因路加福音是一部寫給非猶太人的福音書,所以,所記載的耶穌的家譜追溯至人類的祖先亞當。

《約翰福音》強調耶穌是神子,這裡對應的是鷹,鷹在舊約聖經中被用來代表神。例如"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出19:4);又如"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申32:10-11)同時,因為約翰福音強調耶穌是神的兒子(完全的神),因此其家譜的記載開始於時間的盡頭,「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1:1)

綜上所述,不難看到聖靈才是四福音書的真正作者,研讀這四本福音書,才有可能從不同角度全面地理解道成肉身的人類救主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