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應許之地】 耶和華上帝掌管日月星辰

 

PromisLand250x176耶路撒冷王亞多尼洗德(書10:1、2):耶路撒冷在迦南中部,王的名字意「仁義王」或「我王是仁義的」,與麥基洗德(創14:18)相同,麥基洗德為亞伯蘭祝福,此耶路撒冷王卻感受到以色列人的威脅,乃由於聽見約書亞毀滅了耶利哥城和艾城,基遍的居民又與以色列人立了和約,他們已控制了中部高原地帶,將迦南地一分為二。在政治上亞多尼洗德也自認為擁有管治基遍諸城的權利,因此他以為臣服於以色列人是一種背叛行為,乃聯合諸王,旨在奪回基遍。

當基遍人向宗主國以色列求援時,耶和華再度領軍(不要怕他們,10:8),約書亞也盡保衛他們的責任,毫不懈怠(終夜從吉甲上去,猛然臨到他們那裡,10:9),從吉甲到基遍東約三十公里,要爬過峻峭的山路。約書亞在日落前出發,清晨抵達,耶和華降下大冰雹(原文「石頭」)擊殺(11節),約書亞發動攻勢直到日落前(13、14節),但一天廿四小時仍不足以完成殺敗敵人的任務,約書亞竟在以色列人眼前向耶和華上帝作出這樣的禱告:
日頭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亞雅侖谷。

這禱告即蒙應允:於是日頭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國民向敵人報仇。這事豈不是寫在雅煞珥書上嗎?日頭在天當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而這禱告被稱為「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

《約書亞記》記載了多個神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基遍一役中為要「直等國民向敵人報仇」,約書亞向耶和華禱告求白晝延長二十四小時的神跡。根據「不急速下落約有一日之久」(13節),似在說明該日地球並非停止自轉,只是減速至該日有四十八小時。其後在中國、埃及、印度這三個文明古國中,都查出一次「長日」的記載。而「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14節),這神跡記載在一本全用詩體寫成的以色列早期戰史雅煞珥書中。

迦南五王聯合攻打以色列人的盟邦基遍。約書亞將他們殺敗於迦南地西邊山麓亞西加城,
(1)將藏匿在瑪基大山洞中的封住;
(2)再派人擊殺後邊的仇敵,不讓他們再進自己的城邑;
(3)而其餘的以色列人則都進了堅固的城。當眾百姓安然回到瑪基大營地時,再將五王處死。其後,「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從伊磯倫上希伯崙去,攻打這城,就奪了希伯崙和屬希伯崙的諸城邑,用刀將城中的人與王,並那些城邑中的人口,都擊殺了,沒有留下一個,是照他向伊磯倫所行的,把城中的一切人口盡行殺滅。」(書10:36、37)
這在屬靈的意義上是「除去一切罪惡,堅守聖潔」的做法。這是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為以色列爭戰(42節)。是故整個記述的方式,並不須要我們討論上帝的做法是否殘酷,因為這種討論方向不是《舊約聖經》的主題,在屬靈的意義上,耶和華上帝不單只是掌管日月星辰的真神,也是要求祂的子民,步步為營「除去一切罪惡,堅守聖潔」的真神。

當一些讀者讀到例如《約書亞記》這一類戰爭的記載時,總以為不符合基督教的道德倫理:他們將這一類戰爭與「愛人如己,愛仇敵」(太5:38-48)相提並論。事實上,這些記載不是在討論「用戰爭為手段以達目的」的問題,也不是以色列民族轟轟烈烈的史記,更不是在耶和華上帝幫助之下征服迦南的故事。而是那位掌管宇宙的神,如何在救恩歷史的某一段時期裡,從這世界的權勢中,重新征服(奪回)一部分'失地'的故事。

直到今日,我們仍舊負有主耶穌的大使命,從這拜偶像、荒淫無度的世界中,去奪回(征服)那些靈魂失喪者,從《創世記》的失去樂園,回到《啟示錄》的尋得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