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兒女】休閒生活--挪亞的遺憾

 

現代社會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很大,但是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好多。生活富裕的時候,很自然的,人們就希望有休閒的時間,可以放鬆一下。在北美、港台這種現在算是第一世界的地方,講究休閒生活自然是不在話下。就是在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大陸,只要看看每年的黃金週,到處人潮洶湧,連小孩子都以為渡個假是個天公地道的享受。大人嗎?在休閒的時候,總會比較沒有拘束的,跨過一下一向沒有想到要跨過的界限,瘋狂一下。看見成年人這樣放鬆,年輕人就可能更加趁機會冒一下險,或是酗酒吸煙、性放蕩、飆車冒險,甚至陷入毒品。父母親用「大人可以,孩子不行」這種雙重標準的話,孩子們自然是聽不進去的。

挪亞的遺憾

聖經裡面在希伯來書列出的信心偉人之第三位,挪亞,就是失敗在這一方面。

「挪亞作起農夫來,栽了一個葡萄園。他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在帳棚裡赤著身子。迦南的父親含看見他父親赤身,就到外邊告訴他兩個弟兄。於是閃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著進去給他父親蓋上,他們背著臉就看不見父親的赤身。」(創世記9:20-23)

挪亞的信心,在他的世代是無可比的。在那個暴力敗壞的世界,他孤軍作戰,帶著妻兒苦心經營,動了敬畏的心,建造一個給眾人譏笑的怪物,傳了義道120年,結果定了他那一個世代的罪,親眼見到毀滅全球洪水的來臨。但是關在方舟裡面一年多,也不是好味道。最終進入一個新的世界,眾生恢復繁殖大地,完成了他的任務,總算可以鬆一口氣。

「作起」,原文字根也是「世俗」,或者是「隨便」的意思。放鬆一下,就想要享受。做農夫,應該是種五穀,如何會種葡萄?種了葡萄,如何會自己成為酒?休閒生活的一個結果是放縱,尋求自我麻醉。但是私人的生活,放鬆一下,有什麼不對?反正是在自己的臥房裡面,醉了,也不過是睡在自己的床上。問題是害了自己的家人,也在他的孩子面前失去尊嚴。

第一位受影響的是他的小兒子含。聖經記載是,含發現爸爸光著身子。我們需要研究一下,到底含錯在哪裡?挪亞住的是帳棚,並沒有真正的門,更談不上栓和關門。含不知道爸爸的光景,闖進挪亞的帳棚,看見挪亞光著身子,驚訝是不奇怪的。問題在乎他那個時候已經100歲了,還做了爸爸,並不是一個無知的小孩子。如果爸爸在帳棚裡面醉酒脫光了衣服,自然他的衣服就在旁邊,含儘可以順手用爸爸的衣服把他蓋上,把帳棚的簾子拉上,告訴哥哥們爸爸不方便,不要干擾爸爸,直到爸爸自己起來。這是看見別人有軟弱的時候,應該有幫助的態度。但是含沒有這樣做,反而出去告訴他的哥哥們。爸爸放縱有錯了,含還是應該尊重他。這個叫做孝敬,卻不是孝順:尊重爸爸卻不跟從他所做的錯事。相對的,閃和雅弗卻尊重爸爸,背著身用衣服把爸爸遮蓋了,並沒有看見爸爸的赤身。

禍延子孫

請注意:接著在聖經的記載,挪亞的宣告裡面,並沒有提到含,是迦南被咒詛。原來上一代的錯誤,可能要到過幾代才顯露出來。聖經歷史告訴我們迦南的後代,從所多瑪俄摩拉的邪淫暴力,到後來迦南人把自己的孩子們經火獻給偶像,實在是罪惡滔天。即便如此,神還是容忍他們四百年。「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創世記15:16)這一切的開始,是從挪亞的失控開始的,休閒太過了!

其實,含的後代之問題,在第11章就帶來全人類的第二個滔天大禍。巴別塔的事件,令到全人類在全地分散了,不但是語言混亂了,大地也分裂了﹝「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人就分地居住。」(創世記10:25)這最後一句,原文沒有「人」,也沒有「居住」。所以英文翻做:for in his days was the earth divided. 原來是大地裂開了,是接著洪水之後的再度的全球大地震,很有可能是地球上第二次的冰河時期,就是所謂尼安的特人時代艱苦的環境。

「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他國的起頭是巴別。」(創世記10:6-10)原來是含的孫寧錄建巴別塔的。「英勇的獵戶」原文是強暴的獵取者。他是帶領全人類向神挑戰的那一位,巴別塔之變是他帶頭搞出來的。

休閒生活數戒

休閒不是放鬆,乃是從新得力,因為只有在神裡面我們才能夠力上加力。「你豈不曾知道麼?你豈不曾聽見麼?永在的 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祂的智慧無法測度。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28-31)

休閒的時候也應該記得求神的榮耀。「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 神而行。」(歌林多前書10:31)

連我們在休閒時候所做的,神也必審判:「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 神必審問你。」(傳道書11:9)

休閒不是自我麻醉,一切可以叫我們失控的事物都不可以容許。「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歌林多前書6:12)休閒的時候,就算是自己家裡私人的環境,也不可以隨便,因為放縱的後果有可能就落在自己的兒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