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春來臨,農曆新年喜氣洋洋之際,首先恭祝各位馬力十足!馬到成功!一馬當先!萬馬奔騰!
當筆者首次將脚踏進基督教會,合指數算,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只是個幼稚園學生,是我的二哥帶同筆者和妹妹一起参加離家不遠的一間教會之聖誕晚會。
不知道是因何之故,當筆者還是在爸爸背上的無知小孩,每次經過家附近的觀音廟,總是要求爸爸從背上把筆者放下來,合手誠心參拜。但自從踏足教會後,開始參加教會的活動,再次經過觀音廟,之前那種敬拜熱衷,全然失去,為何如此?
基本理由乃是因為當時筆者所參加的是一間重視讀經的教會,筆者所接受的是一個重視真理的信仰。還記得最初週六下午参加兒童聖經班,每週背誦金句,星期日上主日學。之後,更參加團契、主日崇拜、查經班,一步一步透過認識聖經,靈命逐步成長。
讀經才可深知所信
倘若接受一個宗教而被評論為「迷信」的話,一定是這個宗教的信眾連所信的是甚麼都不了解,或連所信的合不合理都不清楚,但這些情況都不會出現在基督教會中,因為每間基督教會都是注重教導聖經、研究真理的,教會中的各種活動,都與幫助信徒認識真理有關。
教會的牧師,不單透過講道分享他對聖經的理解,更會鼓勵信徒有計劃地讀經,總之就是要信徒深知所信的是什麼。
或問:「為何聖經竟是用不同形式寫成的呢?」聖經共 66卷,其中用了敍事、詩歌、書信等多種形式寫成,使研讀的人,在不枯燥刻板的情況下,明白其中意義。加上使用不同形式,亦能提供不同程度和不同層面之吸收機會,使信徒步步進深。啟示聖經的神何等有智慧!
讀經才會生命成長
聖經被稱為「生命之道」,讀聖經的人,屬靈生命得以長大。初信耶穌的人,如同一個嬰孩,聖經如同靈奶,多讀聖經的人,吸收聖經中的生命元素,自然就有成長的機會。
在根據小說《長袍》改編的影片裡,羅馬百夫長馬西路絲被神秘化了,在他觀看一個殘疾的婦女表演七弦琴,向神唱歌讚美。他被告知,該婦女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癱瘓了,並忍受了極大的痛苦。然而,當她遇到基督後,她變成了快樂的女人。他氣忿地抗辯道:「可是她還是不能走啊?如果耶穌有那麼大的能力,祂為甚麼不把她治好?」他得到的回答是:「耶穌已經把她治好了。」
一個名叫蜜雪兒的現代人有類似的見證。他雖然殘廢了,但他靠輪椅周遊全世界,這全靠基督賦與他毅力,他的旅行也是為基督作見證。每當人們問他為甚麼神沒有把他治好時,他總是回答說:「神已經把我治好了,我只是不能行走而已!」
許多信徒在未信耶穌之前,即使有諸般多的壞習慣、臭脾氣、怪性情等,信耶穌之後,因為勤讀聖經,結果生命蛻變,如同蝴蝶破繭而出,生命改變,信耶穌前後,判若兩人。
讀經才能真知力行
若果「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是對的話,那麼我們也當接受「基督教乃導人向至善」。在「善」與「至善」之間的分別,乃在於教導人有所改變的源頭是誰?這源頭的能力有多大?基督徒之生命源頭是至高至大,且是聖潔真實的神。當神的生命注入信徒心中,生命改變,繼而活出神的生命,多作善行。
或問:「怎樣的信徒才可以多做善功,並且以善勝惡呢?」答案就是:「多讀聖經。」所謂「真知力行」。因為「真知」才會「力行」;「力行」基於「真知」。越認識聖經真理,越有動力去遵行。
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生活表現,就像正在寫一本福音書,以我們每天所作的行為、所說的話寫成;而我們的每一天就是每一章的福音。人們都注視我們所行的,聆聽我們所說的,不管是真的或是不忠實的。那麼,我們要寫一本怎樣的福音書?但願多多讀聖經的基督徒,真知力行,使所行的和聖經相稱。
讀經才敢勇於傳揚
有一位熱心傳福音的基督徒被一位慕道朋友問道:「你所傳給我的福音,應該是來自聖經的,但你有否把全本聖經都讀過呢?不然你怎可以那麼肯定地說,這本聖經都是神的話,內中所記全部真實呢?」那位傳福音的基督徒啞口無言,因為他並沒有把聖經每本經卷都全部看過。
當然,這不是說:「傳福音的基督徒都必須把全本聖經都讀過了。」未讀完聖經一遍的也是可以傳福音的。這也不是說:「讀完聖經一遍的就必定精通如何傳福音。」讀完聖經一遍的信徒,不一定就能增添傳福音的口才。不過,當我們都把聖經至少讀過一遍的話,我們乃是以理直氣壯地說:「聖經都是神的話,內中所記全部真實,並且我們全部都讀過了!」勤讀聖經的人,與人分享信仰時,說服力也必大大增加。
聖經中的約翰福音 5:39 記載:「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親愛的朋友,當你看見那本厚厚的聖經,並且知道幾乎每個基督徒都被指引要多讀聖經,重視聖經,我們應當如何看這基督教信仰呢?
(作者是以斯拉培訓網絡總幹事、101讀經運動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