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星期五晚上。我剛剛完成了一個和協和青年樂團排練,所以所有「協和青年樂團」成員的青少年人的面仍然在我的腦海裡。在這個晚上,我不禁再想想自從七年前我接受了慈恩紀念華人協和聯合教會的邀請去指揮「協和青年樂團」,直至現在我們為已經看到一群年輕人的成長和成熟而興奮。
成立目的
「協和青年樂團」成立的目的啟發與栽培青少年朋友發揮其個人音樂的潛能,在教會敬拜中事奉神。樂團每星期五晚上 8:00 至 9:30 在教會定時練習,並定期服務於主日崇拜聚會與舉行公開演奏。目的不僅以提升各團員的臨場經驗及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使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才能事奉我們的主和教會。在大溫哥華地區,無論是在主流與華人教會我們可能是唯一這樣的樂團。一些教會試圖建立這樣一類模樣的樂團,但他們一般都沒有像我們的長期堅持,並且沒有接近到我們的水平。
一般華人子女大多數都有學習樂器的傳統習慣,可惜在教會能夠令他們有效的融入例子不常見。能夠融入故之然困難,而有效的提升他們的音樂水準是更加需要長期並有系統的訓練。樂團的訓練是和獨奏者的訓練是不一樣的。樂團講求團隊工作,對於個人的榮耀並不感興趣。正如今日在教會裡,我們需要更多的僕人去領導(servanttolead),而不是更多的領導僕人者(leadertoserve)。
對於有關事奉的學習,為何不從青少年時候開始訓練?
訓練內容
樂團的課程是非常廣泛的。我們不僅以音樂事奉,培訓還包括話劇形式的讀經及話劇。有時候我們會一起去音樂會,並且會有遊戲之夜。所以我們的練習不僅是音樂的彩排,它更像是一組利用音樂結合在一起的青年組團契。
除了在主日崇拜定期彈奏之外,樂團有時會在其他團體的音樂會客串演出。例如在加拿大教會音樂事工舉辦的聖詩頌唱節,樂團和兒童合唱團一同演出。
挑戰
要組織這類的樂團有多方面的挑戰。最困難的,應該是如何混雜不同的樂器而能夠合併組合成為一樂團。在我們的樂團例子中,在不同的時間我們有:鋼琴、電子琴、長笛、低音號、喇叭、中音薩克斯風、次中音薩克斯管、單簧管、小提琴、敲擊樂器等等。可以結合這些樂器而能夠使他們成為一樂團,是需要一些時間去磨合。我感謝上帝帶領我從小一直在管弦樂隊中長大,而有機會接受專業指揮的培訓。更重要的是我以前也創辦並指揮過另一青年樂團,所有這些過去的經驗幫助我能夠對不同樂器有深入的了解,並且具備必要和專業性的技能去帶領這些青少年。
不僅每個人都需要適應對方的演奏風格,老師也必須尋找適合他們音樂水平的樂譜。如果你能成為資源豐富的源頭,這是很十分有利的條件。如果你不能找到合適的音樂,可以自己編曲的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個困難是每個成員有不同的音樂水平。在同一教堂,要全組成員有統一的音樂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要聯合一起彈奏出優美的音樂,老師將需要花上一定的心思。當選擇材料的時候,冒求達到水平高的有挑戰,水平低一點的可以有改善和進步的機會。
除此以外,紀律對於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樂團練習在晚上 8:00 開始,我要求他們提早來到去設置椅子和樂譜架。練習後我也要求他們離開之前要清理場地。我們每一次總是準時開始,準時結束。在 90 分鐘練習之內,我們不浪費任何時間。有時團員可能會忘記帶樂譜,後果便是 40 個仰臥起坐。之後過一段時間,忘記帶樂譜變得像非常罕見的事件。
當然,七年內我們有不同的成員加入和離開,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安慰的是看見幾個最初的成員仍在積極服務於這個樂團,我為看到他們變得更成熟而感恩。
其實,對於我每週五連續七年不間斷的(夏季兩個月除外)都有排練這不容易的。不過,因為我認為事奉是需要委身的,所以事奉要有果效是需要長期的擺上。在過去的7年中,我可以見證上帝對我和青年樂團的眷顧,而祂的供應是足夠的。
成功原因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協和青年樂團」成功的秘訣?我可以毫不遲疑這樣說:「協和青年樂團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一群熱心家長和牧師的支持」。我敢肯定,沒有他們的支持,這樂團不會持續這麼長的時間,不能有同樣的果效。牧師和家長的支持也成為我的實際幫助及動力。
當然,全教會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很高興看到有來自中文堂和英文堂會眾加入成為樂團的成員。
另外我也不得不感謝一班支持著青年樂團的朋友,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將無法有效的帶領這個樂團。這些朋友包括我們的助理指揮與譜務管理員。經過這麼多年,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角色。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
結語
最後,我們希望可以繼續吸納更多的樂手加入,若你認識任何青年有興趣加入(需要面試),歡迎你與我們聯絡(www.cmcuc.com)。
我希望可以繼續影響和裝備這些「協和青年樂團」的成員,那麼他們將能夠成為一個有效見證主美善的年輕人。願神繼續大大使用這班青少年在音樂上的恩賜去榮耀我們的天父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