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督大世界】沒有受難,就沒有復活!

 

今年大溫哥華地區的冬天似乎異常的暖和,印象中只有去年的十一月下過一場雪,就沒再下過雪了,而且在二月中,有些花似乎早早就準備好,蓄勢待放了。果真,不到三月,就陸陸續續看到花朵綻放,今年的櫻花樹更是在三月上旬,就滿樹開花,美不勝收!

BigWorld每年到春天,在北美大家最期盼的節日就是「復活節」。在加拿大,許多人快樂地期待 Easter Day(復活節),甚至是 Good Friday(受難節)的到來,因為可以有連續四天的假期。但是在慶祝「受難」、「復活」節的同時,又有多少人知道或紀念這兩個假期的來源,及背後真正的意義呢?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本著祂愛的本性「愛人」,因著祂的公義「管教人」,藉著祂的仁慈、憐憫「護理、安慰人」。神給人最大的禮物,對人類最大的愛的表現,就是在兩千多年前來到世上來,成為人的樣式,取名叫「耶穌」,在世上活了三十三年半,目的是「犧牲自己,以拯救世人」!

但是,如果名叫「耶穌」的那個人,因為他偉大的理念為我們(普世的人)死了,而且故事僅到此為止的話,那他的死,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充其量不過是又一個「特別」值得「被人欽佩」的偉大人物,因他為所愛的人﹐或所堅持的理念﹐或信仰壯烈犧牲而已。

不只是耶穌,在歷世歷代,也耳聞有這樣的壯士豪傑啊,如同南宋時期的文天祥,他為自己所效忠的朝廷寧死不屈,還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但是深深思考,耶穌為「我們」死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耶穌獻上祂火紅炙熱的心(丹心)只是為了光照千秋,在史書上被留名紀念(照汗青)而已嗎?

自從耶穌死後,距今雖已有近兩千年,人們還是繼續紀念耶穌的死,的確是達到「照汗青」,史冊留名的目的。而且這樣的紀念,不是只在一家或一國,卻是跨國際性的呢!只不過人們不只在紀念耶穌的死,三天後,也紀念耶穌的「復活」!耶穌從死裡復活,是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士們做不到的!

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從死裡復活,這是千真萬確歷史的事件。如同文天祥為國捐軀一事被記載下來一般,耶穌的事蹟也被小心謹慎地收錄在「聖經」,這本被保存最完整,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史冊裡」。

那些當初跟隨耶穌的人,在耶穌被捕後,都逃逸無蹤,只剩使徒約翰在十字架底下等候,他清楚地目睹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發生的事,事後也詳實地記載了所發生的細節。至於那些膽小,怕被牽連的門徒們,在耶穌死後短短的幾星期內,為何一個個好像脫胎換骨般,勇敢了起來呢?原來,他們最初雖然因為膽小怕死,棄耶穌於不顧,逃匿躲藏起來,沒有親自目睹耶穌的「受難」,三天之後卻目睹了耶穌的復活!他們不僅目睹了耶穌從死裡復活的身體,在耶穌復活後的四十天裡,還數次與祂有近距離的接觸,繼續接受祂的教導。

耶穌在向他們顯現四十天後,在眾目睽睽下升天不見了(這事被詳實地記載在聖經的四福音書裡),但十天後,照祂被釘十字架前的應許,降下聖靈,澆灌在願意相信祂的人的身上。從此,祂的信徒們(相信或目睹耶穌的「所是」及「所為」的人)不僅變得不膽怯怕死了,還冒著生命的危險,到處傳講耶穌在世時對他們的教導,也開始為耶穌做見證,見證耶穌的受死及死裡復活的事實,及他們自己從聖靈領受能力,得到神的恩賜後,所行出來的事蹟。

聖經舊約的律法書裡說到人犯罪的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申命記十九章21節)耶穌受死的目的,是要以命還命,以祂完全的生命(沒有犯過罪的生命),來換取我們這有瑕疵會犯罪的生命,目的是要為我們贖罪,藉由祂的代贖,我們「被算為無罪」,給我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耶穌降世,是為了要助我們成全律法的要求!

聖經約翰福音記載:「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聖經記載這些事,是要叫我們知道相信耶穌的人,會因為耶穌代贖的緣故,生命被轉換,而有永恆的生命!耶穌的受難,是為我們贖罪,耶穌的從死裡復活,是要宣告祂已戰勝死亡!我們相信祂的人,就算是死了,也必定會復活,而且這復活的身體,將如同耶穌死而復活的身體般,耶穌已事先向我們顯明了!

不僅如此,相信耶穌為我們的救主,投靠祂的人有福了!「因為這應許(聖靈)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 神所召來的」(使徒行傳二章39節)祂不僅應許將「聖靈」賜給親眼目睹祂在世時,願意接受祂的救恩的人,也應許給我們現代願意接受這救恩的人!而且藉由聖靈(就是神的靈,也是耶穌基督的靈)內住在我們裡面,我們時時與神同在,時時接受祂的光照、引導與護理!接受造物主的看顧與引導,使我們不致走叉路,這是何等安全穩妥的事!

一年一度紀念耶穌的受難和復活的日子又要到了,盼望即將到來的節日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連續的假日﹐讓我們可以好好安排休假旅遊而已。沒有耶穌的受難,就沒有復活;沒有復活,我們就只有今生的盼望,可是偏偏「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九十篇10節)

感謝神的憐憫與慈愛,藉著相信耶穌耶穌基督,而來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耶穌長遠活著,而且為我們代求!(希伯來書七章25節)。

願這大地復甦,從嚴冬轉為鳥語花香,百花綻放之際,我們都能深思「受難」與「復活」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