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婚姻衝突--影響情緒的非理性思想(27)--跳出 “受害者” 循環圈(3)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時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問題是我們有沒有肯愛與不肯去愛的心。

上期討論要在傷痕重重的婚姻關係上繼續經營下去,而不選擇分手或離婚,雙方都要付出很多心力精神和忍耐。而解決的終極解決之道,上期討論了「寬恕」;今期繼續討論「放下、忘記,再上路」。

忘記

circle 1有人說,寬恕對方的過錯可以,忘記傷痛不可能,因為傷痕永在心間。這裡所指的忘記,不是把這事件當作沒有發生過,或把自己當作從沒有受過傷。而是把它視作歷史,是人生的其中一件不幸事,當中雖然有難忘的傷痛,但我們不再時常記述那傷痛(這是對己痛苦),更不想永遠活在那可憐的處境中。我們要重新站起來,要漸漸遠離那傷痛之處,讓生活的喜悅不斷注入,重新認識更堅強的一面。

記得在 2002 年 11 月 4 日香港的新聞刊登影星劉嘉玲被黑社會強拍裸照而引發出娛樂界人士大遊行,劉嘉玲站出來向公眾說:「我比我想像中更加堅強。」她承認有令她極其傷痛的經歷,但她以堅強的心面對不幸的過去,能站出來在公眾前再回望過去,不再懷恨,才可以說出:「我比我想像中更加堅強。」

又比如某人在交通意外中斷了手,他接受駁肢手術,接受物理治療,重新建立,而不是終日在咒罵那醉酒駕的司機!又或是年少時因反叛被父親打傷手臂留下疤痕,健康的人會忘記被打時的痛和恨,卻仍然記得當年的衝突是自己成長經歷的重要一頁。有人說,怨恨就像一袋死老鼠,越多、越久,最難受的先是自己!當你可以傾談那件傷痛事而不再激動,沒有懷恨,那便是心理成長了,成熟了。忘記舊傷痛,擁抱新喜樂,就是此意。有愛,可以寬恕;寬恕過後,便去忘記,不再懷恨。

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體諒,懂得寬容,日子就會很溫馨,也會很安寧......;不論今天多麼的困難,都要堅信:只有回不去的過往,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人生的真諦在於寬恕與忘記──寬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記那些不值得的人。(Life is all about forgiving and forgetting—forgiving those who are worth loving and forgetting those who aren't worth loving.)

饒恕是一個不容易走的旅程,史密德擴闊我們對饒恕的了解,他給我們一雙新的神奇的眼睛(magical eyes)去看傷害我們的人、看自己。(區祥江博士)

勇敢面對自己的傷痕及人際關係的決裂—一個「記仇」的人內心一定失去心靈的平安,只有在神面前經歷被寬恕,再學習饒恕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寬恕始能忘記,忘記才能活得自由。(蔡元雲醫生)

很多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時間久了,就忘了,也就能釋懷了然而,實際上,不知有多少人幾十年後對當初的往事從未真正釋懷過。先懂得寬恕,才能真正忘記。寬恕,是一帖良藥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或多或少都受了傷,除了消極的等待遺忘,我們更需要積極的學習寬恕,才是治本之道。(施以諾博士)

放下

circle 2放下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自己的成见、执著,完美主義的要求。要知道,自己的見解未必百分百對;;就算是對,也可以用寬鬆角度寬恕對方。若果已經寬恕對方的過錯,不論大錯小錯,既是原諒了,便一筆勾消,把過去的糾紛衝突埋葬了,以後不再提起,不要舊事重提。倘若時不時又舊事重提,便等於不斷在已治癒的傷口再次抓破流血,再經歷多一次當年的痛。然而,在婚姻衝突裡,這卻是最常犯規之處。人總是愛重提往事,用過往的不良紀錄,作為指責對方新衝突的証據,結果重翻陳年舊脹,使衝突沒完沒了。正如先前所述的例子,那位太太若是願意寬恕丈夫的錯失,便要把以往的「罪狀」徹底鏟除不再留下案底,這才是放下。同樣,那丈夫亦要寬恕太太的指責、辱罵、攻擊,這些通通都拿去火葬,灰飛煙滅,永不再提。在彼此都寬恕、放下之後,往後的婚姻路才好走。放下,是實踐寬恕,真正忘記,讓心靈輕鬆去過新的每一天。

其實,任何事已盡心盡力過了,將來不會有遺憾,內心不會再有困擾、煩惱,從執著中得到釋放,解脫自在,心無罣礙。放下其實是一種轉變,它不是人生之盡頭,是提升人生的一個好機會,有沒有想過退一步,原來是海闊天空,會獲得新的視野。無論得也好失也好,如果一直走在原來那條路上,不懂得去放下,可能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所謂拿得起、放得下,有捨才有得。放下爭辯,得到欣賞;;不求全對,贏得關係。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放下,不是放棄。做人必須學會放下,願與天下有情人共勉。

再上路

circle 3婚姻關係是以愛維繫的關係﹐愛可以促使人的成長。若彼此不再有愛對方的心思意念,沒有以愛而生的責任感、包容、接納、原諒、寬恕,以至為對方犧牲,都談不上愛。相反,會更易因溝通不良、財務衝突、性生活不協調等,更加促使距離擴大。這好比一把剪刀,手柄兩邊越近,越可以剪下;就如雙方越走近,越能合力發揮最大效用;;若雙方離得越遠,則變成廢物。

婚姻關係,由相識到結婚,再由甜蜜到激鬥,到彼此受傷,仍然未選擇分手或離婚,當中總有一些原因,估計會是彼此仍然有珍惜對方的部分。若是短期內仍然多衝突,少融洽,前面的路仍未明朗。若是長期地糾纏,衝突變成常規化,這段愛情已經成為病態化,失去互相提升,關顧愛護,婚姻已失去原有動力。
失去色彩的婚姻誓詞:

「我,______,娶你______,做我的妻子,從今以後,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足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都將愛護你、珍惜你,直到天長地久。我承諾一生一世,對你忠心到底。」

這段最核心的誓詞,在婚姻關係己出現未能做到最後五句,時間超過三年,這段關係險狀百出,要避免繼續互相傷害,應該去找專業人員求助。婚姻是由二人組成的,它的成長,或是破壞,也是由二人承擔。然而,若能接受神的教導,學習去寬恕、忘記、放下,再上路﹐在祂沒有難成的事。

「惟有我為自己的缘故塗抹你的過犯;我也不記念你的罪惡。」(以赛亞書43:25)「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希伯来書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