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社會上的愛與恨

 

p20

皈依伊斯蘭教的安省青年 Aaron Driver 自稱為「聖戰士」

越來越多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顯示,年輕人很容易受到家庭以外的思維和意識形態影響,以致不惜冒險去發泄其心中怨憤,達到他們以為是正確或美好的目的。現今年輕人的問題不單是有沒有父母的教導和家庭背景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外邊世界如何影響他們。

上月 10 日在加拿大東部的安大略省一個小城市,一個年約 24、25 歲的白人青年 Aaron Driver 被警察追捕時引爆身上炸彈,當場死亡。當時,皇家騎警得到情報趕到其家門前,企圖阻止他坐著出租車去企圖爆炸一個商場。

這位年輕白人從來沒有去過中東或伊斯蘭教國家,也沒有正式接受過激進回教的教義訓練,只是因為在七歲時母親病逝,失去母愛之同時,他將喪母之痛歸咎於其親生父親沒有盡力醫治其母親,以致與父親日漸疏離。根據其父親在大眾傳媒的公開表白,自己雖然繼續履行作父親的責任,照顧兒子日常生活的需要,卻得不到兒子的愛,不能真正和兒子有思想上溝通。Aaron 雖然有一位愛他的哥哥和姐姐,常常在他的身邊看顧他,他卻並沒有與他們分享他的內心世界,所以他心中的怨憤一直刻意地藏在心裡,甚至沒有讓哥姐幫助消除隱藏在內心的憎恨。

不幸的是,這位沒有放棄探索人生意義的年輕人,大約在 2013 年時在電腦網絡上接觸了「伊斯蘭國」(ISIS)這個恐怖組織的宣傳文章,並且因為相信西方國家壓迫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不久就公開宣傳支持「伊斯蘭國」對抗西方國家的立場,以致被加國政府列入受到監視的危險人物名單。令人惋惜和值得思想的是,Aaron 內心的仇恨是那麼容易產生一種自義,驅使他加入「伊斯蘭國」的所謂「聖戰」,毫不理會他要對付的人根本與他素不相識﹐也沒有直接得罪他而值得他不惜自己的生命去發泄其憤恨。

同樣可惜的是,他在電腦網絡上遇到的不是宣揚天父上帝有恩典、慈悲性情的基督教組織,看不到那些傳揚寬恕之道、「愛你的仇敵」的基督徒真實生活的見證,也沒有朋友在他身旁能夠洞察到他受到仇恨驅使走上恐怖行動之途。他積極尋找的不是言詞上的教導,乃是現實生活上解脫痛苦的出路!也許就是這樣的錯誤意念使他走上不顧他人死活的滅亡之路。

筆者從大眾傳媒報導得悉,曾經輔導他的心理治療師認為﹐Aaron 的問題絕對不是精神失常,而是意識形態的墮落,不顧一切地將消滅他人當作解脫或發洩他自己個人仇恨的方法。而且,一位先前為他辯護的律師也公開地透露﹐Aaron 不是反社會,也沒有精神病,他製造和攜帶炸彈上路的動機,完全是一種宗教誤信,以為殉道是一種非常崇高、極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在上月的新聞報導中﹐與 Aaron 同時受到關注的另外一個人,奧運金牌游泳巨星 Michael Phelps 也曾經意志上極度迷惘,因患上嚴重的憂鬱症而引致酗酒,而且曾有自殺的念頭。所不同的是﹐他身邊有敬虔的基督徒用盡方法去幫助他突破迷惘。當中一位基督徒朋友更送給他一本劃時代名著,全球銷路超過二千萬本的《標竿人生》(The Purpose Driven Life),幫助他解脫困擾﹐改變了他對失敗、人生意義的觀念。借用他自己的言詞:他開始認識到"這世界有一個莫大而奧秘的能力指引著我的人生目標",引起他重新以正面態度去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幫助他重新與自幼離棄他的父親建立了正常的父子關係。

盼望基督徒在社會上遵行耶穌基督在聖經裡所教導的愛和義,盡力幫助在我們生活範圍之內遇到困擾的人。讓聖經的話語提醒我們:「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弗4﹕31)更盼望基督徒努力在社會上傳揚有恩典、慈悲性情的基督,在電腦網絡上傳揚寬恕之道,特別是耶穌基督之「愛你的仇敵」,透過信徒的真實生活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