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與中華】《新疆基督教史--兼地區簡史(8)》

 

編者按:從《新疆基督教史——兼地區簡史》中﹐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到基督教由西向東﹐最終傳播到東亞的 "足跡"﹐是對 "中國基督教史" 非常寶貴的補充。作者以嚴謹的史學論述方式附有大量詳細腳註﹐由於篇幅所限在此不得不予省略﹐需要作深度研究的讀者可去原文網址查核: 中國基督教理學協會(www.ccta2009.org/2012/08/blog-post.html)。

第一章、新疆地區歷史概況(續七)

3、新疆地區的 "蒙古時代"(公元1130—1759年)

(3)察合台汗國時期(公元1250—1514年)

[171] 1242 年(宋淳祐二年),統治原西遼領土(其中高昌回鶻汗國,包括庫車在內,屬於帝國和林汗庭的直轄地區)的成吉思汗的二兒子察合台去世。1250 年,成吉思汗的小兒子(老四)托雷的長子蒙哥(Mongka)在其母親唆魯忽帖尼(Sorghaqtani 原克烈汗國的公主,是個景教徒)和皇族元老拔都(Batu)的幫助下,政變式地篡取了大汗的位置。但是,這一舉動遭到察合台家族和成吉思汗三兒子窩闊台家族的反對。於是,蒙古帝國開始分裂,察合台家族的領域和東北部窩闊台家族(Ogodai)統治的領域開始各自獨立。察合台家族的統治領域,成為察合台汗國。

蒙哥嚴厲鎮壓這兩個家族,於 1252 年重新任命了 5 年前被第三任帝國大汗貴由廢棄的察合台汗王 -- 喀喇•旭烈兀(Kara-Hulagu),並命令他殺死當時的察合台汗王也速蒙哥(Yissu-Mangu察合台的弟弟,喀喇•旭烈兀的親叔叔)。[172] 同年,這位新汗王死去,他的遺孀沃爾嘎納(Orghana),一位美麗、智慧、明察的公主,接管了汗國(執政共 9 年至 1261 年),並執行了帝國首都和林處死也速蒙哥的命令。蒙哥還任命克烈部的景教徒魯西人孛魯海(Bolghai)為自己的宰相。[173] 1255 年,蒙哥重新統一蒙古帝國,同時將征服的眼光從歐洲轉向亞洲。但是,1259 年 8 月 11 日,蒙哥在征服南宋中國的過程中,在攻打四川省合州(今合川縣釣魚城)時陣亡或病死。[174] 隨後蒙古帝國再次分裂。

1261 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Kublai)擊敗其競爭對手 -- 弟弟老四阿里布哥(Arik-Buka 是景教徒),接任已故的兄長蒙哥大汗,成為疆域遼闊的蒙古帝國的第五任大汗。[175] 1279 年,在中國的廣州灣,由南宋叛變的海軍組成的蒙古艦隊擊敗南宋艦隊後,忽必烈徹底征服南宋和中國全境,欣賞漢族文明的他又宣布自己成為中國第 20 個朝代 -- 元朝的皇帝,定都於大都(1260 年忽必烈將其設立為蒙古帝國冬季的首都汗八裡,即今天的北京﹔夏天避暑的首都是上都,原名開平,位於今內蒙古正蘭旗五一牧場境內,灤河上游的閃電河北岸,建於 1256 年,又名上京、灤京)。[176] 忽必烈所面臨的皇族勢力割據的情況更為嚴重,中亞的爭奪也更為激烈。由於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性,新疆地區成為戰亂的交織地區。

[177] 約 1260 年,在將高昌維吾爾人地區收入管轄權之後(至此,前契丹西遼突厥斯坦全境都並入察合台汗國領土,但和林方面仍然沒有放棄對高昌維吾爾人、布哈拉—撒馬爾罕的已經伊斯蘭教化的維吾爾人的直轄遙控),察合台家族的蒙古人顯然不如其前任 -- 高度文明的西遼契丹人的治國才略,因此對這個汗國(或蒙古突厥斯坦)的治理一籌莫展。畢竟,用遊牧民族的方式治理高度文明的定居民族,就如同用小鍋煎大魚。作為東邊統治中國的忽必烈家族和西邊統治波斯的旭烈兀家族,卻繼承了這些古國的統治體系——衙門和底萬(Divan 類似於議會式的行政體系),並被中國文化和波斯文化所異化。直到 15 世紀亡國,"察合台家族的統治者們,還沒有停止在伊犁河和塔拉斯河(恆邏斯河)之間騎馬遊蕩。"

[178] 在此之前,帝國和林直轄的維吾爾人的國王撒冷迪(Salendi 被蒙古殖民後的第一任國王巴而術克的第二位繼承者,即第三任國王 idiqut)是一位佛教徒(這是格魯塞的著作中的觀點,但筆者認為可能是景教徒或摩尼教徒),為人耿直,轄區內人口多數是佛教徒(筆者:如果這是正確的,那就說明信奉佛教的當地印歐民族的人口佔多數,因為維吾爾族主要是景教徒——參看本章後面的宗教史和第二章的相關內容),佔人口少數的穆斯林卻抱怨他的嚴厲。他手下的一些人曾經在蒙哥與窩闊台 1251 年的爭權中,站在窩闊台家族一邊,以致蒙哥在得勝成為大汗後,對此耿耿於懷。1252 年,轄區內的維吾爾穆斯林誣告說,撒冷迪在首都別失八裡和整個維吾爾王國境內(筆者:蒙古征服後,東西回鶻應該是被迫合並在一起,東回鶻被成吉思汗授予領導權,伊斯蘭教的西回鶻受到景教—摩尼教-佛教的東回鶻的壓制,西回鶻的撒馬爾罕不再是統治中心,維吾爾族王國在這種情況下得到了統一),準備在 "一個星期五的早晨",將大肆屠殺  "在清真寺裡祈禱的穆斯林"。蒙哥大汗派駐當地的一位特使,名叫塞夫•阿丁(Saif ad-Din),也是一位穆斯林,他接下了控告,迫使國王撒冷迪被迫前往和林接受審問。酷刑之下,屈打成招,撒冷迪被押送回別失八裡(今烏魯木齊附近的吉木薩爾),在一個星期五的早晨被當眾斬首﹔執行處決命令的是他的兄弟。境內的穆斯林們皆大歡喜。

[179] 1261年,忽必烈和他的小弟弟阿里布哥(景教徒)之間爭奪帝國大汗寶座,時任蒙古草原區汗王的阿里布哥,任命察合台的孫子,白達(Baidar)的兒子阿爾渾王子(Alghu),接替美麗的遺孀公主沃爾嘎納,掌管察合台汗國,並奉命阻擋蒙古帝國波斯汗王旭烈兀前來增援忽必烈。1262 年,阿爾渾汗王宣布支持忽必烈,隨即遭到阿里布哥的出兵攻打。戰敗後,阿爾渾西逃至撒馬爾罕(今烏孜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不久,因為飢荒的緣故,軍官和士兵紛紛離阿里布哥而去,他在伊犁地區的部隊瀕臨瓦解。阿里布哥派遣沃爾嘎納公主前往撒馬爾罕求和,阿爾渾卻與這位公主結婚了。1264 年,阿里布哥向哥哥忽必烈投降,從而自動解放了察合台汗國。於是,阿爾渾汗王立足撒馬爾罕,將領土向西、向北擴張了許多。1265 或 1266 年,阿爾渾死去,他的遺孀沃爾嘎納把自己第一次婚姻生的,即喀喇•旭烈兀的兒子穆巴拉克•沙(Mobarek-shah),推到汗王的寶座上。但同年 9 月,即被忽必烈所扶持為新汗王的察合台家族的另一位成員巴拉克廢除。但不久,巴拉克就與忽必烈決裂,並洗劫了忽必烈直轄的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和田。隨後,又與窩闊台家族汗王凱都(Kaidu)發生戰爭。1270 年 7 月 22 日,前來增援凱都的波斯蒙古伊利可汗阿巴克(Abaqa)擊敗巴拉克。巴拉克於 1270 年冬退到河中地區養傷期間,在當地伊斯蘭教的影響下成為穆斯林,開始自稱蘇丹。這個時期,新疆地區以東部和南部為主的原東維吾爾王國由忽必烈管轄。

[180] 約 1274 年,巴拉克的四位兒子之一,都華(Duwa),成為察合台汗王,並臣服於凱都汗王。1275 年,兩位汗王聯手進攻忠心於忽必烈大汗的維吾爾王國,試圖迫使其國王歸順。兵臨維吾爾人的首都別失八裡,忽必烈的大軍及時趕到,解除了危機。1298 年,都華擊敗了忽必烈的繼承者鐵木爾大汗的軍隊,抓住並殘忍處死了鐵木爾的女婿——南遷回鶻汪古人的國王考爾古孜(Korguz 或喬治,羅馬天主教徒,汪古人居住在今山西省大同—內蒙古綏遠一帶)。

[181] 在將近 100 年的時間裡,由於長期的爭戰,汗位頻繁更換,察合台汗國最終分裂成為 "河中斯坦"(Transoxiana-stan)和 "蒙古斯坦"(Mongolistan)。"河中斯坦",或西察合台汗國,此時已經更加伊斯蘭化,第一任汗王是卡贊(Kazan 1343-1346)。1347 年(元惠宗至正七年),北疆伊犁地區的蒙古大家族禿黑魯•帖木兒(Tughlugh Timur 約 1329 年生,卒於約 1363 年)成為 "蒙古斯坦" 或東察合台汗國(主要是新疆地區)的汗王。1350 年,察合台的皇室杜格拉特家族(Dughlats)的長子,統治喀什噶爾的突力克(Tulik)親王(emir,ulus-begi),皈依伊斯蘭教。三年後於 1353 年,效仿突力克,帖木兒也成為穆斯林,"接受割禮,並在同一天帶領 16 萬人剔發,皈依伊斯蘭教"。這是新疆地區宗教史中的重大事件。之後,帖木兒用武力在東察合台汗國境內,強制推行伊斯蘭教。

1368 年 9 月,漢族軍隊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帶領下,攻入蒙元大都(北京)。[182] 至此,從公元 936 年契丹人接管幽州(北京)後,經過 430 多年的時間,才重新回到漢族人手中。[183] 1370 年,蒙古人被逐出中國北方,蒙古帝國中國行政區的元朝(1279-1368[184])滅亡。[185] 明朝中國軍隊又於 1380 年入侵蒙古草原,運用蒙古人的軍事戰略,在 1388 年大獲全勝,俘虜7萬蒙古人,並徹底毀壞了其首都喀喇和林(今蒙古國境內中偏南部)——這座回鶻人最早建立的、達6個世紀之久的草原遊牧民族們自豪的大都市(可能並不在同一個地址上)。[186]

 

China

(图1-24 东察合台汗王秃黑鲁·帖木儿的陵墓,位于伊犁地区霍城縣東北部,出自田卫疆的《新疆历史》第42頁)


雖然蒙古人從此衰落了,但是仍然保持著足夠威脅中國的力量。於是,明朝的永樂皇帝(可能是漢族和高麗朝鮮的混血)——篡奪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明成祖朱棣(1402-1424),又重修了秦始皇時期遺留的已經破敗的萬里長城,成為今天所看到的長城。這位殘暴而有能力的皇帝還建造了北京紫禁城,派宦官鄭和數次下西洋,組織編輯了大型百科全書式的《永樂大典》。然而,新的長城固然雄偉,卻沒有阻止曾經佔領統治過北宋的女真人以滿族的身份,於 1644 年第二次侵入中國,並結束明朝,成功佔領﹐並統治中國近三個世紀。

元朝的滅亡,標志著蒙古帝國失去了其東部由蒙哥家族統治的中國這塊領土,但是,原西遼的疆域(包括新疆地區)、中亞、西亞、俄羅斯、波斯、東歐洲的領土,依然處於蒙古帝國皇族後裔的統治下,其中在突厥斯坦—中亞地區的主導勢力,一直持續到 17 世紀。例如,16 世紀蒙古帝國在帖木兒王朝的基礎上復興起來,人們甚至以為成吉思汗的時代又回來了。[187]

[188] 1389 年(明洪武 22 年),禿黑魯•帖木兒的幼子黑的兒火者被擁立為東察合台汗王。在之後一個多世紀中,外來戰爭和內戰不止,汗位頻繁更換,曾有短暫統一。1432 年之後,東察合台汗國逐漸分裂為三大部分,中亞—新疆地區又進入混戰。

 

 


 

 

[171] 本段参看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第233頁;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第53頁。

[172] 同上,第233頁;英文版第329頁。

[173] 同上,第234頁。

[174] 同上,第239頁。

[175] Edited by Robert L. Worden and Andrea Matles Savada, Mongolia: a Country Study, 第23頁。

[176] 同上,第 23,25頁。

[177] 本段参看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英文译本的第326-327頁,因为中文译本中的这一整章和下一整章,内容涉及新疆地区史和维吾尔族景教人物,不知何故缺失了。

[178] 本段参考同上,第330頁。

[179] 本段参考同上,第331—334頁。

[180] 本段参考同上,第334—335頁。

[181] 本段参考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第55-56页;同时参看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英文译本,第342-344页。

[182]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第267页。

[183] 同上,第129页。

[184] 年代参考Edited by Robert L. Worden and Andrea Matles Savada, Mongolia: a Country Study, 第25页。

[185]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第267页。

[186] Edited by Robert L. Worden and Andrea Matles Savada, Mongolia: a Country Study, 第27页。

[187]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第303页。

[188] 本段参考厉声主编:《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第56-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