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非理性思想(43)--有 Money﹐才有 Honey?!

 

上期我們討論到在婚姻生活中﹐金錢的賺取和如何運用﹐往往是夫婦雙方每日的挑戰。

無可否認﹐不少夫妻都曾因財務而爭吵。而長期捉襟見肘的經濟壓力﹐更加大大傷害了婚姻關係。要使夫妻關係更和諧快樂﹐便要建立理財共識及計劃﹐理性的溝通和感性的體諒同樣重要。

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金錢居夫妻吵架原因之首﹐也有統計數字顯示﹐離婚導火線中錢財佔 50-80%。到底金錢如何影響婚姻?夫妻又該如何化財務挑戰為鞏固家庭關係的助力?

根據國際真愛家庭協會事工副會長胡慧玲牧師﹐強調夫妻坦誠溝通對於婚姻的重要性。若是長期處於經濟緊張狀況﹐對夫婦關係會有很大的衝擊﹔若遇上突如其來的危機﹐如家人突患危疾﹐交通意外﹐加上經濟缺乏﹐夫妻更容易互相指責﹐關係惡化。

夫妻同心﹐其利勝金

無論造成經濟困難的原因為何﹐夫妻都需要用心經營、努力尋求坦誠的溝通﹐使婚姻化危為機﹐同舟共濟渡困境﹐歡喜快樂過一生。

資深經濟學家溫英幹教授﹐他指出「貧賤夫妻百事哀」是現象也是迷思。若果沒有做好財務規劃﹐即使收入再高﹐也會入不敷出﹔如箴言二章15節所說:「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

他強調信徒的理財觀與實踐都要以作忠心良善的管家為出發點:〈我們所有的一切﹐或多或少﹐都是屬於神的﹐都是神所託付我們管理的。〉所以我們更加要學習正確健康的理財之道。

同心溝通﹐會感輕鬆

除了對逆境突變有變通心態及調校適應之外﹐夫妻的金錢價值觀亦是重要因素。若不認識彼此的不同點﹐難以維持婚姻的和諧。

夫妻關係是要不斷磨合﹐要常找時間談話﹐分享彼此的價值觀和使用金錢的觀念和方式﹐並進一步了解背後的原因。有人每次上街都得滿載而歸才覺滿足﹐有人節省到近乎吝嗇﹐什麼都不准買。這些外在表象背後存在更深層的驅動力─可能是從原生家庭帶來的習慣﹐或者缺乏安全感﹐也許是為了好面子...。無論起因為何﹐在安全的溝通氛圍中﹐夫妻才能一起面對﹐彼此遷就。

要建立良好的溝通可以有四步驟:首先要設定出一段時間﹐好比約會一般重要。可能是週末的晚飯後﹐或是月尾要計劃下月的活動﹐重點是要有此安排。

再來是輪流說和聽。夫妻可以談自己對用錢的看法﹐對家庭經濟狀況的前景預期及感受等等。兩人都有發表的機會﹐一方說話時﹐另一方便專注聆聽﹐不插嘴﹐不搶著反駁﹐不著急批評改正。這一步是要多練習﹐建立共識需時。

第三步是找出互相認同的價值和目標﹐衡量到底什麼對這個家和人生最重要。鼓勵夫妻分享夢想﹐一起做夢﹐再設下近期、中期、長期目標﹐如旅行﹐購買傢俱﹐或家居裝修...等等。

接下來第四步驟是訂出達到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溝通結束時也不忘問問對方的感想﹐好為下次溝通鋪路。如果能做到上述三點﹐這個便易處理。

在此要提醒夫妻們﹐透明的溝通是為了更了解對方﹐把距離拉近。因為談到經濟壓力、價值觀、用錢的方式﹐會牽扯到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成長背景。夫妻要學習快快聽、慢慢說﹐不要拿配偶和別人比較﹐不要說諸如「為什麼你不能和某人一樣」的話。

聖經為本理財觀

至於合乎聖經原則的價值觀和理財態度﹐有以下建議:以管家的心態管理錢財。

1.釐定人生目的﹐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

2.將自己所有財物的擁有權交給神掌管﹐因為賺錢的能力為神所賜。

3.生活方式—知足常樂。夫妻同心﹐並教導孩子學會知足﹐靠神量給每人的財物過知足而有信心的生活。

4學會避免貪戀或貪婪。知足的表現--不要和別人比較。

5不一定要過奢華的生活﹐甚至可以創意度假﹐去山區做義工﹐附近賞風景。

6學習慷慨奉獻。即使在貧乏之中也可以奉獻﹐反而是蒙福的舉動。

7學習依靠神﹐以禱告將支出的決定交給主。每一筆花費是內心屬靈情況的外在表現。

8生活簡單﹐將更多時間服事主。簡樸生活方式﹐不浪費﹐不過度消耗物資。

9不要效法這世界。賺錢或積累錢財並非人生最重要的事。避免極端理念﹐更享美滿婚姻

根據多年觀察與研究﹐溫英幹教授歸納出幾點對理財常有的誤解:

1基督徒要維持貧窮﹐不應有物質的享受(禁慾主義);

2基督徒已得救﹐可以好好享受神的恩典﹐盡情享樂(享樂主義)﹔

3奉獻是為了得到神賜給更多的財富(成功神學)﹔

4基督徒既有神的恩典﹐不需努力工作﹐神自然會保守(鴕鳥心態)。

這些都是矯枉過正的想法﹐卻影響著每日的生活﹐甚至是方向。

小結

人生總有起伏﹐財富地位有得有失﹐其實經濟挑戰正可培養品格﹐夫婦的同心力﹐重視事情物件的優先次序﹐也讓我們認真思考夫婦同心同行的意義。願在新的一年﹐大家有更新的學習和更深的成長。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言10:22)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言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