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兒女】爸爸常常出差

 

 Headline Van Atc 1

 

現代家庭一個苦惱,就是年輕的父親常常需要出差(現在不少母親也是這樣。)可以起碼兩週就需要出差一次。一出差短則可能一兩天,長則一週,甚至於一個月。且不要考慮那些勞燕分飛,根本不住在同一間屋子,一年﹐甚至於兩年才見一次面的家庭。一般叫做住在一起,卻是整天不在的家庭,比比皆是。夫妻關係出問題自然是可想而知啦,孩子們的親情和教養,更加是一個大問題。

事業心重的父親自然是如此﹐但是有些人也會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就是敬虔侍奉神的人,也有可能陷入這樣的危機。我曾經見過神十分重用的僕人,他們的孩子們教養得一塌糊涂。不是無所事事,一輩子吊兒郎當,就是婚姻悲歡離合,甚至根本都不信主,也不要他們自己的孩子們信主!原因就是父親自己在大發熱心,為著主到處奔波﹐竟然基本上把孩子忽視了,讓他們自生自滅。美其名為訓練孩子們獨立,其實是完全不負責任。這種例子比比皆是,特別是在華人前一代的傳道人當中。

聖經舊約中的撒母耳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他是一位神所重用的僕人﹐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不但是一個先知,也是士師,就是神揀選來審判祂的百姓的人。神差派他去膏以色列的第一個和第二個王。撒母耳從小就是住在耶和華的殿中,有神親自呼叫他。在以利的昏庸和以利兩個兒子的放肆之下,他仍然可以做中流砥柱,忠心傳揚神的話語。但是關於他的兒子們,聖經卻有這樣的記載:「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叫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撒母耳記上8:1-3)

這真是個美中不足之事。雖然撒母耳的兒子們只是擔任士師的責任,沒有擔當祭司,沒有像以利的兒子們那般地褻瀆神。神也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塗抹了撒母耳的功績,如同審判以利家一樣。但是撒母耳的兒子們的貪污卻帶來了以色列人的不滿,導致了要求設立王的事情。結果以色列的第一個王掃羅,叫撒母耳一輩子傷心透了。撒母耳的問題在哪裡?

沒有父親形象

從小撒母耳的父母就把他奉獻給神,在神的會幕那裡侍奉神,一年只有見到父母親一次。他雖然是特別成熟的孩子,自己知道要敬畏神,乖乖地順服以利﹐在會幕裡面幹他做得到的事情。但是畢竟以利已經年紀老邁了,起碼做得他的爺爺。可能比較接近他爸爸年齡的人,還有以利的兩個兒子,他們不用說是個壞榜樣,到底有沒有理會他,有沒有欺負他,還是一個問題。撒母耳自力更生,勇敢地依靠神。雖然以利昏庸,但是到底還是根據神的話語行事。自從神直接對撒母耳說話之後,撒母耳更是忠心耿耿地跟從神,傳神的話語。這樣一個孩子,年輕人,真正是難能可貴。但是在感情上,在溝通上,他畢竟沒有一個真正的父親形象﹐這有可能會讓他在跟自己的孩子們的溝通上起了障礙。這也是一般有類似這種背景的父親常有的問題﹐需要特別地針對處理。

沒有家庭生活

撒母耳一年才見他的父母一次。聖經沒有提到他有沒有回家去暫住﹐這樣一來他的家庭生活就是跟這三位男人在一起。聖經沒有提到他什麼時候結婚,也沒有提到他妻子的名字﹐更沒有提到他跟兒子們的關係和共同生活。可能在示羅的會幕成為荒場之後,他才回到他的老家拉瑪去。那個時候老家可能對他是十分陌生的。他是不是那個時候才結婚,聖經也沒有明說。今天很多自力更生的男人,有可能一輩子自己生活習慣了,對家庭是什麼,沒有什麼概念。我曾經見到有個男人,在他妻子臨盆的時候還遠在萬里之外工作。理由是,妻子生孩子需要錢,他需要幹多一點活來供應家庭﹐沒想到人和情更加重要。

沒有教導兒子

如果撒母耳沒有什麼家庭生活,自然也沒有時間教導兒子們了。聖經沒有說他到處巡迴審判以色列的時候,有沒有帶著他的兒子們一同去。父親對孩子們,特別是兒子,一個最好的教導就是身教﹐讓孩子們觀察父親如何行事為人,在工作中如何待人接物,按照什麼原則規矩處理事情。這自然也是一個很好的父子溝通的機會。撒母耳沒有明顯的以身作則教導他的兒子們當士師,到了自己年紀老邁,才立他們為士師。結果兒子們任意而為「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結果以色列人的長老們來控告他們,並且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王。他所立的第一位王卻最終背叛離棄神﹐真正叫他傷心透了。今天也有不少侍奉神的人,苦心想要他們的兒子繼承他們的侍奉,結果是大大地失望,因為他們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投資時間在孩子身上。

我自己,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有人邀請我出去侍奉﹐如果不能夠帶著全家參與,我就不去。有些長輩的弟兄姐妹對我還有意見﹐言下之意是我有一點不夠愛主,不肯放下。但是孩子們不是自己要求被生下來的﹐你要生育孩子就要負責任。如今在我的侍奉中,一個最大的見証就是我的孩子們。他們都信主、愛主、侍奉主,跟同樣愛主的配偶結婚。他們也都帶了他們的孩子們禱告接受主,並且有每天的個人靈修和家庭靈修。他們的生活簡單純樸,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成就,但是我的心願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