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與音樂】華人教會聖樂與崇拜

 

最近,我收到了一本新書《聖樂與崇拜: 系統閱課系列四》之《教會音樂事奉企劃基礎》﹝香港:香港聖樂促進會,2017﹞。這系列由譚靜芝博士主編,並且為聖樂與崇拜研究碩士文憑課程四科核心科目中的最後一科。譚靜芝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學士、在美國俄亥奧州立大學及辛辛納堤大學主修風琴、合唱指揮博士;是耶魯大學崇拜及禮儀學學者﹐前香港建道神學院聖樂系主任,現為聖樂資源中心創辦人,香港聖樂促進會創會董事。

這聖樂與崇拜研究碩士課程的主要重點是在「探入教會音樂事奉的哲學與神學課題、音樂在崇拜中的角色效能、崇拜在教會的事奉職能中的位置、禮儀在信仰建設上的角色、舊約聖經如先知書及詩篇對現在教會崇拜的啟示、崇拜中神如何與子民進入相遇與對話、聖餐與神學的互動關係、回歸崇拜的核心:宏觀的上帝故事、主教導的禱文-教會被邀進入這對話的範式!這裡充份將聖樂、崇拜、禮儀、神學互動整合起來,思考教會聖樂與崇拜牧養的宏觀企劃路向。」

特別是在序言中,譚博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現時許多華人教會的現況:

「教會領袖們若要在聖樂與崇拜中為全會眾做規劃,需要對其核心原素有一定的掌握,站於某個高度進行全面的策劃、建設、盤點與管理,使會眾成為發揮恩賜應有的功效、無愧的祭司群體,如日日常新的陳設餅獻在神前,這責任實在是任重道遠!華人教會在這方面仍是未開墾的荒田,在聖樂與崇拜思考和實踐上的淺薄相比於近年神學教育的蓬勃發展立見荒謬:神學與實踐割離、信仰與生活分隔、信心與行為無關!何時我們才能回歸『如此相信,所以如此說話』,使信仰的真實能『道成肉身』?」

華人教會在音樂與崇拜方面投放的資源一向太少,建聖殿時投放的資源相信最具體的就是聖堂的樂器了。可笑的是大多數會眾都不知道電風琴是為整個敬拜群體而設的,用以承托和引領全會眾在神面前以全人、全身投入作為祭獻!無論建堂費用多龐大、樂器有多貴重,隨後教會的聖樂人材培育都較被動落後,極之吝嗇和缺乏遠見,可見會眾就更被動和可憐了!在神學院教學時,我經常遇上神學生對自己身體——從上帝領受的貴重樂器和恩賜作非常負面的批評,還未學習、未下任何功夫、未操練過就已經立定心意放棄了!細問之下,他們在教會的音樂與崇拜經驗全是負面的。他們在教會成長時,作為幼小苗兒就缺乏栽培養育,作為會眾亦被輕忽、低估。

這說明一個事實:基督教會眾群體的基礎聖樂與崇拜的教育薄弱,對聖樂與崇拜的牧養意識非常陌生,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動搖了崇拜的定位,「真正拜父」變成唯心與憑個人感覺崇拜不斷地被私有化,忽略「崇拜群體」透過禮儀行為認知那大於自我的群體是被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教會」。大多數的教會都不以為意,既有妄想從沒有栽種的地方收割,也不在意這在聖樂與崇拜牧養上的輕忽會帶來的惡果。想到這些在聖樂與崇拜中缺食缺氧的準教牧將來會為華人教會帶來怎樣的崇拜牧養,怎能不叫人心焦如焚,為神殿的事牽腸掛肚?若是瞎子領瞎子,怕都要掉在坑裡! 基督教聖樂與崇拜文化的核心價值將無法得到承傳!」

筆者特別希望讀者留意最後一句話,「大多數的教會都不以為意,既有妄想從沒有栽種的地方收割,也不在意這在聖樂與崇拜牧養上的輕忽會帶來的惡果。想到這些在聖樂與崇拜中缺食缺氧的準教牧將來會為華人教會帶來怎樣的崇拜牧養,怎能不叫人心焦如焚,為神殿的事牽腸掛肚?」

不勞而獲是妄想。我們不下苦功並且不注意聖樂與崇拜牧養上的重要性但我們希望它能為我們服務,這是不勞而獲。

當準教牧們還在神學院接受訓練時,十分需要接受基督教崇拜訓練。不過可惜,大部分在加拿大的主流神學院和那些華人神學院的訓練非常有限。畢業生往往缺乏關於基督教崇拜的基本概念。 此外,沒有教授如何設計和組織禮拜服務(包括婚禮、葬禮等)的培訓。

此外,許多神學院課程以互聯網教授的課程及許多牧師﹐現在沒有機會與其他更有經驗的牧師一起工作,現時系統缺乏通過觀察提供建議和學習的指導。所以,目前的制度並沒有滿足教會的需要。

明天如何?明天的收成在於今天的努力。聖樂與崇拜的事奉並不是屬靈工程師的工作,而是戰戰兢兢的負責祭司的工作。你為神殿的事心焦如焚和牽腸掛肚嗎?你有為聖樂與崇拜事奉的呼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