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到三位讀者的通訊,帶給我很大的反思。
第一封信是痛失孩子的父母:
「...你關心的是因癌症死了父母的孩子,而我們死了孩子的父母又如何,可否開一些講座或小组來引導我們...我笑不出來,我內心是否以後不能再有喜樂...」
第二封是轉介不願接受幫助者:
「...她的爸爸的癌細胞已擴散,是XX癌末期,他心好硬,我的姊妹好擔心因為星期三她便要回XX了,謝謝你,我不想給你壓力,只是如果你剛巧有機會到XX醫院....希望也可幫到她...」
第三封是被抱怨不能幫助對方:
「....到香港入院檢查,年紀老邁的她想我接她到我家中暫住,但要返工的我與我先生,不敢把她獨留家中。被她抱怨我們嫌棄她.....」
傳來第三封信的是曾上我 EQ 課的學生,下一段的反思寫得很好:
「....跟她討論作用不大,微笑回覆唔可以終止話題,EQ 是如何預備自己面對突發事情,不再用過往的情緒路徑。 想起去年的我,情緒路徑是用還我清白的大聲回答態度,今年有微妙的變化,我想同上你的課堂有關,謝謝你,感謝主,人進步的空間是沒有限制!」
多謝這位同學的訊息,我們每日都做不完别人的要求,更易觸動腦神經的是做了為親人的好事卻收到「你這樣做不夠聰明」的評語。
一半機會以上是「還我清白的大聲回答態度」,我們靠甚麼可以出現每時每刻「微妙的變化」?
我留意自己在被刺激時即想: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裏面煩躁? 應當仰望神,因他(神)笑臉幫助我; 我還要稱讚他。」(詩篇42:5)
每天我們都有機會被提示過失或想起遺憾的事,EQ 的「微妙的變化」真需要靠有樣學樣。
我常在踏上講台時,想起神曾幫助我改變那些我做不到的事,祂喜悅我靠祂得勝,當我想像到眼前常有歡欣的笑臉,我就會笑著去看台下的聽衆,也許這是我多年的公眾形象了。
今早我看的經文:
「你觀看,見有一塊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打在這像半鐵半泥的腳上,把腳砸碎;於是金、銀、銅、鐵、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成如夏天禾場上的糠粃,被風吹散,無處可尋。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但以理書 2:34-35)
打碎石頭,變成一座大山,佔據整個世界是一個夢,但以理宣示人類歷史將受神親自的審判,神的公義國度將在地上建立。
地上的權勢有如這像,從頭到腳依金、銀、銅、鐵、泥的質素遞降,每況愈下,直至完全粉碎。
曾經極輝煌的權勢始終會到窮途末路,只有基督永遠的國度是完全的勝利,取代屬人的國度。
神用笑臉助我們,這個助力源自基督復活的能力,有這靠山,我們怎可能不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