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生活中體會上帝心意

 

Book曾經不止一次問道:「上帝到底要我做甚麼?」在人生不同階段,每當抉擇時,都會尋問:上帝的心意如何?我應該繼續升學,還是就業?我應該結婚,還是獨身?我應該照顧家庭,還是出外工作?我應該甚麼時候引退?我應該投入那個事奉崗位?上帝為我的人設定了那些使命,期待我在這一生中去實踐和完成?

每一個的疑問不一定得到百分百的肯定,才決意踏上。多少時候,在半朦半朧之間,看不清前路的時候,便須毅然作出決定。回首以往,就是這樣拼湊出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和際遇。

如何確定那是上帝的心意和引導,而非個人的私心己意?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不少認真委身於上帝的信徒。當代靈修大師盧雲(Henri J. M. Nouwen)的著作《靈心明辨--在日常生活中體悟上帝的旨意》(Discernment—Reading the Signs of Daily Life)可以提供不少幫助。

有一件事是我們常常忽略,但又可以確定的是:自古以來,上帝不斷向我們說話,對個人、對屬祂的群體,在不同的時候,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藉先知、聖經、經驗、理性、大自然與當世發生的重大事件,讓人明白祂要告訴我們的事。因此,祂的旨意並非高深莫測、難以揣摩;相反,祂極其樂意向人顯明祂的意願。只是,我們很多時候都充耳不聞,或堅持己見。

如果我們懂得聆聽,就知道上帝在不斷向我們說話。我們之所以聽不到,是因為太多活動、太多事務充塞著我們的日程,在我們周圍也有太多聲音,使我們不能專注於上帝那微小的聲音,向我們啟示祂的同在與旨意。

除了獨處之外,上帝亦透過群體向我們說話。但凡真實尋問上帝旨意與真道的人,總會加入群體,與信徒交往互動中,更能清楚看見,個人的抉擇和去向,對他人可能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也應列入考慮和禱告之中。

沒有人可以獨自辨明上帝在日常生活中給我們的徵兆。有些人為前路尋問上帝時,會求助於書本及其他資訊,這不愧是明智的方法。然而尋問上帝的心意,必須向上帝敞開心懷,以心閱讀,更願意放下書本,單單聆聽上帝藉書中內容對我們說話。

大自然更是引領人認識上帝最直接的途徑。大自然之書,非筆墨所能形容,卻足以彰顯上帝的特性和作為。觀察太陽星晨運轉不停、樹木花草生生不息,反思自己與受造世界的關係,探索在上帝救贖計劃中的位置與角色,是否有助你明辨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為?

上帝也藉著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人,向我們啟示祂的智慧和指引。我們的家人、朋友、弟兄姊妹和牧者是否作過一些提示,特別觸動我們的心靈,也有可能是活生生的徵兆,引領我們歸向上帝。無論是生活中的人,還是記憶中的人,只要是上帝安放在我們生命中的,都能指引我們的前路。

當世發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清楚的路標,指向上帝的旨意。2003 年香港爆發沙士非典型流感一疫後,觸發人醒覺生命的價值,決意辭退工作,積極投入服務社會的行列;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也有人放棄名利的追逐,全情委身震災及重建工作。新聞報導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或個人遇上的好事、壞事,都會澈底改變我們對生命的看法,讓人能夠窺見新召命的契機。

當我們願意安靜禱告,又歸屬於一個信仰群體,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察看來自上帝的引導。我們所讀的書、所享受的大自然、所遇見的人、所經驗的事件,都向我們顯明上帝日復一日的臨在和帶領,清楚體悟祂給我們在世的使命,就讓我們欣然回應祂的心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