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漫步】聖城滄桑錄(2)

 

哭牆(KOTEL),也稱為西牆,為當年聖殿被巴比倫人攻入焚毀後的唯一遺跡。此役後,數以萬計的猶太人曾被擄至巴比倫,直至巴比倫被波斯所消滅,猶太人始返回故土,費了 20 年光景重建聖殿。但是,在主前 63 年(距今 2073 年)羅馬將軍龐貝再將聖殿加以摧毀。主前 19 年,大希律王重建第二聖殿。八十多年以後,因猶太人反羅馬叛亂,聖殿再度被毀。

第二世紀,羅馬皇帝甚至驅逐猶太人離開聖殿。第四世紀時,拜占庭雖然尊崇基督教,但猶太人仍然不被允許回歸故里。到了第七世紀,聖地被回教徒所佔;猶太人只准在聖殿西端入口附近禱告,而不允許上聖殿山。由十三世紀至今,猶太人不斷湧向西牆哭泣、禱告,因此 "哭牆" 一詞不脛而走;牆上石塊之間,塞滿了祈禱的字條, 蔚為奇觀!

雖然以色於 1948 年成功復國,但從 1948 至 1967 年,哭牆部分仍由約旦管制,猶太人是不准到哭牆禱告的。哭牆之下再無哭聲長達 19 年之久,直至 1967 年 "六日戰爭" 後,以色列軍隊自約旦手中奪回耶路撒冷,於是猶太人紛紛湧到哭牆之下,喜極而泣。此後改稱 "歡樂之牆",成為以色列 "國魂" 象徵,同時也是少年舉行 "成年禮" 之處。

1973 年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發起 "贖罪日戰爭",分別從南北兩路進攻以色列,猶太人再度群集哭牆,祈求耶和華協助拯救以色列。果然,天助自助者,以軍北越戈蘭高地,直指大馬士革;南越蘇伊士運河向開羅推進。不久,在美、蘇兩國斡旋下停火,以軍退出佔領區。如今,每年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才得以自由地瞻仰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