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政府教育廳於 2014 年 10 月 30 日發表聲明,列出對教育「性教育課程」內容的諮詢和修訂時間表:
1. 2014 年 11 月中旬:在全安省約四千所小學內,一位家長將被委任填寫一份網上問卷調查;教育廳與其伙伴家長組織(如 P4E, OAPCE, Ontario Federation of Home and School Associations, Parents partenaires en éducation),及學生代表一起舉行諮詢。
2. 2014 年 12 日至 2015 年 1 月:課程內容完成。
3. 2015 年 2 月:「性教育課程」公佈。
4. 2015 年 2 月至 8 月:老師接受培訓,編制教材及輔助材料。
5. 2015 年 9 月:全安省所有小學全面推行新的「性教育課程」。
這次教育廳宣佈的「性教育課程」改革,有幾個十分嚴重問題:
一.所謂 "問卷調查" 的內容含糊不清:
以下是多倫多《星報》徵引的部份問題:
● How important it is that curriculum be up-to-date and that sex ed curriculum "(include) concepts and topics that are relevant to children and youth so they do not seek information from unreliable sources."
(性教育課程應否與時並進,在處理一些與現時兒童青少年相關和適切的概念和議題時,他們不會隨便在一些不可靠的地方獲取關於性的資訊?)
何謂「與時並進」?何謂與兒童及青少年「相關和適切」的課題?何謂「不可靠的資料來源」?若不把這些內容弄清楚,那些答案是否有具體的意義?這些含糊的問題是否帶有引導性目的呢?
● Students should learn about sex ed "before they face a situation where they may need the information" and that they learn about puberty before going through it?
(學生在面對需要性知識的處境前,應否預先接受性教育的知識?)
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處境」?性行為?是網上獲取性知識?這樣說法太含糊了!
(學生應否在青春期來臨前,預先對青春期發育有所學習?)
現時學校的性教育,就已經有教導關於青春期的知識,何必多此一問?這是否用來支持更早教導孩子性知識的根據?
● How important it is that "children are exposed to all kinds of diversity through the school curriculum?"
(學生應否在性教育課程內,接觸不同的觀點和生活方式?)
什麼是 "all kinds of diversity"?問題表面似乎無關重要,焦點卻關乎適切性,家長的關注是所謂多元性知識的內容,並教授講解時,對象學生的年齡和成熟程度。這樣含糊不清的問題,令人不禁懷疑問題背後是否有引導性之嫌。
● How comfortable do parents feel talking to their children about sex and if they would like to get advance notice "so that I can discuss this learning with my child at home."
(作為家長,你是否樂意與孩子談論性?家長是否盼望在學校討論性教育議題前,預先接到通知,好讓他們在家可以和孩子先作討論?)
家長是否感覺自然地與孩子談性,與他們是否願意接受學校預先通知課程內容有什麼關係?前者是家長的主觀狀況,後者是學校的責任。難道家長感覺與孩子談論性是不自然的事或有難處時,學校就不需提供預先通知嗎?對華人家長來說,大多會填寫:感覺不自然;這豈不會成為教育廳不發預先通告的藉口?
● Who are trusted sources for sexual health information, including doctor or nurse, public health, parents, media or teacher?
(你認為那些是性教育知識的可靠來源:醫生、護士、公共衛生局、家長、傳媒、老師?)
把家長放在眾多的類別中,卻沒有澄清各種來源的角色,有含糊之嫌。在性教育中,各種類別都有不同的角色。在醫學專業上,醫護人員是重要的,但性不單是醫療課題,更涉及價值系統,這就是父母的範疇。若將他們混為一談,甚至按回應而定高下,這豈不把所有角色混淆不清?並有淡化家長在子女性教育上的角色之嫌?
● Should information, in a pamphlet or other form, be provided to parents outlining what sex ed covers in each grade and how to talk about these issues with kids at home?
(教育廳應否為家長提供資訊,以傳單或其他形式,讓家長知道每一年級性教育課程的內容,並家長應如何在家與孩子討論這些課題?)
家長把孩子托管學校,學校自有責任向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這是基本的問責!此外,作為教育部門,理應提供各項輔助材料,讓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性教育,是直接影響孩子身心靈的發展,這種溝通是必然的,何需問卷調查呢?
這麼多含糊不清的問題,不禁叫人回想起 2010 年,時任教育廳長的韋恩(即今日之省長)積極推出性教育課程改革,受到公眾大力反對。當時省長麥堅迪基於省選臨近,不願意因為這個爭議影響選情而將它撤回,不少傳媒都報導韋恩對此極為不滿。當時持守傳統價值人士主要是反對課程改革、反對過早教授不適切的性知識、反對教授與傳統價值違背的性行為和生活方式。從首三條問題看來,教育廳似乎希望藉所謂問卷調查支持修訂工作,支持把教授性知識的年齡降低,支持向學生更早介紹所謂多元化的內容。後三條問題則涉及家長與學校溝通的問題,這都令人擔心教育廳有削減家長在子女性教育的角色之嫌。與其進行這種含糊不清的問卷調查,為什麼教育廳不早點把課程修訂草案公諸於世?讓省民家長對一些實際的建議作出回應,而不是為這些含糊不清的問題浪費時間?
二.所謂問卷調查,為什麼只讓四千人參與?
這份問卷調查要在全省約四千所小學內進行,由一位家長被委任填寫。我們不禁發出疑問:學校內,為什麼只有一位家長可以填寫?是誰委任呢?為校長委任嗎?其他家長為什麼不能參與呢?這課程將影響千千萬萬的家長,為什麼只有四千人才可以填寫?此外,安省選舉不是剛選出無數的教育委員嗎?他們代表了省民的聲音,為什麼他們都不能參與呢?
三.為什麼只有部份家長組織和學生可以參與?
在 2014 年 11 月內,教育廳會與其伙伴家長組織(如P4E, OAPCE, Ontario Federation of Home and School Associations, Parents partenaires en éducation )及學生代表舉行諮詢。在安省各大小家長組織,為何只有這些所謂伙伴組織?為什麼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參與?其他組織則完全進不入門檻?華人人口在大多市近十分之一,為什麼不能有華人家長組織參與?門檻是誰釐定呢?
四,為什麼要這麼急於推行?
11月,12 月是全年最忙碌的季節,安省教育廳竟然能如此有效率,要把所有課程修訂做完,然後計劃於明年 2015 年 2 月公佈。公佈後就馬上給老師作培訓並編制材料,然後9月在各學校全面推出!我們熟知安省政府的慣常運作,能有這種效率,簡直是驚人並難以置信!為什麼可以這麼快完成?我相信:課程早就完成了,就是 2010 年那份!省府選擇在 11、12 月各家長為了預備聖誕節,是全年最忙碌的期間進行這麼含糊不清、限制性和極速的諮詢,是否盼望在不多人注意下草草過關?他們是否早有預備,到了明年 2 月公佈時,已經塵埃落定,一切已成定案呢?
我們要真咨詢!
如此看來,教育廳這次行的不是真諮詢,是引導性、高門檻排外、極為限制性的「假諮詢」。省民和家長需要的是「真咨詢」- 沒有門檻、開放、有實質內容的諮詢。我們要求教育廳儘早公佈課程內容,讓所有關心教育孩子的人都可以參與並提供意見。我們要求教委們作主導,召開公開的諮詢會,讓社區內人士都有機會參與。我們要求教育廳不要倉促,要有充分的時間,讓諮詢程序順利進行。
或許有人會問,過去的課程改革都未曾有如此公開的諮詢,為什麼今天要如此做呢?問題的關鍵是:2010 年政府的修訂引起公眾的反對和忿怒,政府有責任多走幾步,向省民交待,重建省民對教育廳的信心。
又或許有人會問,公開的諮詢費時失事。在今日科技發達的年代,網上的諮詢已經十分容易,可能在一定時間便能完成。我們要緊記,這是關乎下一代、孩子身心靈的教育,我們就算要多花一點時間,也絕對無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