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篤信道教三十載
我生長在廣東省順德縣一個農村的大家庭,分家後父親到香港謀生,稍後全家到港團聚。我在中學時代因愛好播音劇而學習普通話,隨後更有機會當上普通話老師。
在港成家後,由於我和太太都是出身於舊式家庭,所以我倆承接傳統拜偶像的信仰﹐在家中供奉觀音、關帝、華光大帝、齊天大聖等偶像以保平安。其時﹐太太的誼母開設道堂,每逢初一及十五日都邀請我倆前往參拜。在誼母引導及長者講述道教概況及教義下,終於篤信道教。我倆曾練習打坐,希望藉此坐功可強身健體;且有嘗試扶乩,又學誦經,認為誦念經文會得神靈庇佑,希望事事順利。
我們的次子大專畢業後,隨女友到基督教教會聆聽福音,繼而相信接受洗禮。在他 1988 年 10 月洗禮當日,雖然我和太太也被邀請到場觀禮,但我倆內心極不好受。因想到日後他若因信仰而疏離我們怎辦?後來惟有以平常心去面對。當日大兒子並沒有出席,因他對信耶穌甚是抗拒。
次子受洗後,經常邀請基督徒來家中探訪關心我們和向我們傳福音,我倆始終認為基督教是西方宗教,與我們種族不同,不能隨便相信。但眼見兒子真誠地信奉,又想到有無數哲學家、科學家也信奉基督教,心想這個宗教或許真有道理存在,只是我們未有深入探討罷了。
經歷真神心歸信
1995 年底,次子夫婦往印尼旅行,在旅途中突然病倒,胃部很不舒服,要嘔吐卻吐不出來,試用指頭摳喉嚨也未能吐,真是有苦難伸。心裡想這次可能蒙主寵召,但此時他心中唯一的牽掛是父母仍未信耶穌得救。當他有這意念時,有一股力量奇妙地從體內發出,使他重新有力往廁所吐出一公升的東西,這樣才舒服下來。從次子這次的經歷分享裡,我也深信宇宙中確有一位真神存在,祂時刻聽人的祈禱。
另外,長子 1993 年因事去了加拿大,約半年後寫信告訴我們,他透過閱讀有關基督教書籍及表弟向他講解福音真理後,也決定信耶穌。這消息把我和太太都嚇呆了,心裡想若兩個兒子都離棄背叛我們,那一切便完了。長子回港後,他們兄弟二人除了常常拿一些見證小冊子及福音錄音帶回來給我們之外,更帶我倆到教會聽福音或邀請我們參加教會舉辦的懇親活動,那種氣氛極溫馨感人﹐而我倆亦漸漸感覺到兩個兒子對我們比以前更親切敬愛。
1996 年 5 月﹐太太在一個由短宣中心舉辦有關中國民間信仰的福音聚會中決志相信耶穌。開始時她內心很不習慣,因信了道教30年,現在離棄過往所供奉的偶像,內心實在有點恐懼。後來得到弟兄姊妹鼓勵及安慰,告訴她世上只有一位真神,祂為人已預備救恩,當人接受相信耶穌那一刻,神會赦免他的罪,賜他永生。十架的救恩實在很寶貴,當時太太內心因感受到耶穌的愛而流淚悔改。之後,每晚供奉祖先和偶像的責任只得由我一人負責,稍後漸漸我開始有厭煩的感覺,便停止上香。同時長子又領我倆到教會繼續聚會,且參加福音班(探討基督教信仰),使我對基督教有初步認識。
1996 年 11 月在家中,有兩位傳道人及短宣中心的一位「長青」(長者佈道體驗課程)學員向我傳福音及引導我決志信主,那刻深覺過去拜偶像的煩瑣累贅一掃而空,心裡感到平安無慮。繼而在教會修讀初信班,讓自己對基督教有更多認識。我發現《聖經》所記載神創造天地,神又照著自己形象創造人類,並差派人治理全地,這些記載在道教經典中是找不到的,足以證明天地間冥冥中有主宰之說,這主宰就是創天造地的真神,這是千真萬確的。
1997 年的一個深夜,我左腳抽筋,繼而膝與踝中間的脛骨非常疼痛,太太和長子合力塗藥油施救,又同心祈禱,經過 10 分鐘我開始平復下來。後來太太告訴我﹐當時最辛苦的時間,看見我痛得臉色蒼白,真教她心寒和手足無措。這事讓我再次經歷神的恩典和慈愛,體驗祂是信實的神。正如《聖經》約翰壹書四章15節:「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信耶穌的人常常有神的同在,這真理成為我們的幫助及力量,是多麼的有褔呢!
黃金歲月傳頌主
同年在一個巧合的機會中,我被邀請到牧職神學院教授普通話,後來又被香港短宣中心邀請教授學員學習普通話,以便向操普通話人士傳講福音。每次我在課堂上見到同學們肯用心學習或有進步時,內心感到十分快慰。深感身受救恩應有傳福音的責任,雖然自己不太懂得傳講福音,但也可盡點綿力﹐教授神學生及短期宣教士(簡稱「短宣」)用普通話講道及傳講福音。正如《聖經》路加福音十章2節主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今天中國仍有千千萬萬的同胞不認識那位創天造地的真神,所以我立志以幫助「短宣」能用普通話宣講福音為己任。回憶當初因好奇而學習普通話,到現在神使用我協助肢體以普通話傳講福音,確實相信是神精心的安排,故此萬事非偶然,都是祂所計劃的。
至於太太方面,她心中常被主愛激勵,很想將這福音與其他人分享。於是她在 1998 年報讀了短宣中心「長青」課程,學習傳福音的技巧及信仰生命的操練,將這美好的佳音與親友及其他人分享。他們在公園、老人院、醫院及屋村傳福音,雖間中也遭受拒絕,但並不灰心。正如《聖經》提摩太後書四章2節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因為傳福音是我們的責任,不是單靠己力,更重要是神的幫助。
不單只我們倆老有這感恩圖報的心,長子信主後也受感召,於 2001 年進入香港短宣中心接受「兩年短宣」佈道訓練。長子在入讀短宣前,也曾經歷了主奇妙恩典的引領。據長子憶述,他與妻子於 2000 年尾結婚,在 2001 年 7 月完成了兩星期的傳福音活動後,內心湧現出強烈的呼召,要奉獻兩年入讀短宣還福音的債。事緣長子於 1993 年信主後,不斷為父母信主禱告,甚至許願若父母信主,願意奉獻兩年入讀短宣還福音的債,終於我們在 1996 年信主,只是他適逢升職加薪,沒有即時還願。到他明白確是神的心意時,他又剛結婚未夠一年,很難放下工作兩年去傳福音;其間要由他的妻子負責養家,實在不易接受,也難以向她的父母(當時他們仍未信主)交待。怎料媳婦卻運用剛學到的傳福音技巧,親自領她的母親決志信主;這事令到原本內心遲疑不定的媳婦,改變態度,十分支持丈夫報讀。更感恩的是,她父親吸煙四十年,經她和剛信主的母親為他祈禱,他竟與一群煙友在閒談間提出一起戒煙,一呼百應,不過,結果只有他能完全戒除煙癮,往後在兩年內願意跟隨妻子返教會,最終決志歸主。
另外,我和太太也力邀長女夫婦返教會聽道,經過一段時間了解後,他們在 2000 年左右信主,更在 2006 一起受浸,在教會同心侍奉,兩名兒子,也願意跟隨父母返教會聚會,在教會中成長。神更在 2009 感召長女入讀「短宣中心」的倩青(婦女)課程,努力實踐向人傳福音,並成功於 2013 年畢業,見證主的恩典。而細女,在我家人一起禱告與鼓勵下,終在 2007 年也決志信主,除她丈夫及子女仍未相信外,凡我夫婦所出的皆歸入主的名下了。《聖經》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我次子信主,跟著是我長子、我夫婦、以及兩位女兒,前後廿年時間,皆重生得教,我們一家可見證神奇妙的恩領!
恩臨全家享平安
全家信主,神的恩典固然永不變改,但絕非如童話故事般公主與王子結婚後便一直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現實生活是有血有肉,信心的道路也非一片坦途。我們於 2010 年經過了結婚五十週年的感恩慶祝會,有幸向從未聽過福音的年長親屬傳揚福音與主的愛;卻於 2011 年驚聞次子患上癌症,面臨有一半機會與他分離的惶恐憂慮。問題是我們對主信靠,正如《聖經》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在衝擊突如其來之時,我們對主的信心,在恩手還未完工之前,能否深信不疑。
長子婚後願與父母同住,便於互相照應,且育有兩女,使我夫婦可享弄孫之樂。2011 年四月,在一次兒女回來的聚會中,次子告訴我們他患上鼻咽癌二期,並安慰我們治癒機會甚高,只是妻子聽後心情大受打擊,雖然我們深信主必看顧,但在人的感受上,也難免憂心掛慮。感謝主!祂知道我妻子憂心次子的情況,恩手又臨到我們家中。同年六月,大媳婦得悉意外懷孕,此事打亂了他們夫婦的計劃,使大媳婦兩年後重回醫院作護士的安排落空。為著未來經濟的考慮,他們二人內心忐忑,但我們安慰長子夫婦既是神所賜的產業,祂必會負責。後來更知道是男孩,這喜悅間接沖淡妻子掛念次子病情的憂慮。2012 年,男孫出世與次子化療完成,令我倆老喜樂之餘亦鬆了一口氣。
2014 年也是充滿恩典的一年,8 月份長子一家五口與次子和我倆老安排到台北旅遊一星期,其間雖出現波折,我自己不能成行,結果神在 10 月給我與次子同遊台北、數日父子單獨相處的機會,令我十分欣慰。11 月份與妻子一同慶祝生日,眾兒孫歡聚一堂。這年原可說是信心坦途無阻的一年,只是在踏入 2014 年大除夕的前數小時,信心路途上又再捲動著漩渦。太太於 12 月 30 日因腦幹「缺血性中風」入院,至今不能言語飲食及四肢不便,只能吊奶,不過,神智始終清醒;病情時有起伏,且曾發燒,家人心情猶如過山車般起伏,惟感謝神恩典不絕,以及有賴教會弟兄姊妹的禱告記念。
由於西醫未能提供進一步治療的方案,故兒女們向神禱告,在神帶領下,讓太太接受針灸治療。我們全家相信神必把最好的給與她,無論情況如何,必為她安排最好的,我們深信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人生雖然會有驚濤駭浪,但我們仍像小鳥安穩在巢窩之中,因神是我們的堅固保障!
親愛的朋友,你若是願意,也可以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享受出人意表的平安,誠邀你向主耶穌作出真誠的禱告:「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我心裡承認您是獨一真神,感謝您降世代罪,為我們釘死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救我脫離罪和死的權勢。我明白以往我因不認識您是真神,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如今決定回頭,不再走自己的路,願意一生跟隨您。求您幫助我明白真理,使我信心堅定。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我們深信主的恩福必臨到凡願意信靠祂的人!願主賜福大家!
(譚高信弟兄為香港短宣中心前普通話老師、譚黃秀芳姊妹為香港短宣中心「長青」,現稱「常青」,佈道訓練課程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