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異象(一)(以西結書第四十章)
《以西結書》最後九章(第四十至四十八)加上一個附錄,這是一個特別的異象,這異象是「我們被擄掠第二十五年(主前五七三年)耶路撒冷城攻破後十四年,正在年初,月之初十日」(1節),所親身經歷的。這九章《聖經》與聖殿、迦南地和復興的以色列民有關,正如先知以西結先前所預言的。「耶和華的靈(小字)降在我身上,他把我帶到以色列地」(1節),先從聖殿的外院觀察(5-27節),再進到內院。先知一生在聖殿中事奉上帝,對聖殿最熟悉不過,今次卻是由所事奉的上帝,親身引領,詳細觀察。個中原因,解經者有不同的詮釋,本書乃啟示文學,不應盡從字面研讀,應由屬靈方向去摸到上帝的心意。
新的異象(二)(以西結書第四十一章)
《以西結書》最後九章(第四十至四十八)最少有五種詮釋:(1) 描述所羅門王所建聖殿未被毀之前的情景。(2) 主前六世紀以色列民重建的聖殿。(3) 描述一座未曾建造過的理想聖殿。(4) 描述教會和會眾所蒙受的特別福氣。(5) 是千禧年國中的聖殿。本章論及整個聖殿的焦點,乃是集中在人不可接近的至聖所,甚至以西結在異象中也不例外:外院、內院和聖殿的本體,在結構上都保護這至聖所,因它是象徵上帝的同在。就文字的意義看,上帝的同在絕對不能集中或局限在任何一個地方。從另方面來說,上帝似乎離人甚遠,但我們又相信,無論身處何方,祂都與我們同在,我們必須以誠實的心靈拜祂(約 4:23, 24)。
新的異象(三)(以西結書第四十二章)
在整卷《以西結書》中﹐先知看見三個異象:第一異象為了預備先知的工作(第一章)﹔第二個異象為他的事奉提高警覺(第八至第十章)﹔第三個異象激勵他的心志,給他安慰。(第四十至四十八章)本章集中在祭司所用的兩座建築物,分別座落於聖殿南北兩邊,這兩座建築物有三種用途:作為祭司吃祭物的饍堂﹔作祭物的貯藏室﹔作為祭司獻祭時的更衣室。不過由於只對建築物作描述,使我們有缺少一種寶貴的感覺,就是:只有房子,沒有上帝的同在,若只有建築物而沒有上帝的同在就不是聖殿了。於是先知以西結想起耶和華曾離開聖殿(第十、十一章),而又為祂重返聖殿(下一章),作一個「序言」。
新的異象(四)(以西結書第四十三章)
這一章﹐先知在異象中,首先藉著一種漫遊的形式觀察聖殿,這異象也因為上帝的歸回而達到高峯。然後,祂從聖所向以西結說話:「以色列上帝的榮光從東而來,祂的聲音如同多水的聲音,地就因祂的榮耀發光」(2節)。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與活的上帝交往,而祂的聲音告訴我們,祂顯現的地方,實際上就是祂的家。「殿的法則,乃是如此:殿在山頂上,四圍的全界,要稱為至聖,這就是殿的法則」(12節)。至於教會的異象,和這位先知相同:在這個世界上,藉著主耶穌基督,和福音的傳講,使人知道上帝的同在,是因為十字架上的拯救,我們才能與上帝復和,上帝才回到我們中間。
新的異象(五)(以西結書第四十四章)
本章第一段經文(1-14節)是「進入聖殿的許可」,是以異象的延續作開始:(一) 東門的關閉(1-3節):正告訴他們,從前離開聖殿的耶和華,已從東門歸回﹔這門一關閉,顯示耶和華將永遠不再離開祂的聖所。(二) 外邦人的定例(4-9節):外邦人負責打掃、看門等被視為低賤的工作,乃是虔誠而有價值的。(三) 利未人的服事(10-14節):本來在聖殿中事奉的利未人,曾離棄真正的信仰去服事各種偶像,不能再擔任祭司的工作,然而他們可參與聖殿中全部的敬拜,幫助聚集的會眾。先知雖然曾經強烈譴責那些祭司(22:26),現在似乎發現在利未人撒督的子孫中,仍有保持忠心者(15節, 15-31節)。
新的異象(六)(以西結書第四十五章)
在本章中,先知以西結所見的異象,從聖殿移到聖地,描述聖地的分配(1-8節):有一份直接歸給耶和華,其餘的分給百姓。歸給耶和華之地在中間,上帝的同在,在每一個人生命中、生活中也必居中心。其次論及「王的本分」(9-17節):(一) 這位王必須負責制定國家標準的度量衡(10-12節)。(二) 王又必須回應百姓所作的獻祭(13-17節)。最後,論到聖潔與敬拜(18-25節),包括:(1) 聖殿的潔淨(18-20節)。(2) 守逾越節(21-24節)。(3) 聚集守節期(25節)。「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的王阿!你們應當知足,要除掉強暴和搶奪的事,施行公平和公義,不再勒索我的民」(9節)。這是國泰民安的首要條件。
新的異象(七)(以西結書第四十六章)
先知以西結繼續敘述聖潔敬拜的各種條例,並論到敬拜者的行為和必備的條件(1-15節):(一) 安息日與月朔(1-8節):在聖殿裡面,敬拜和獻祭是以每日為基本,安息日和月朔(每一個「新月」第一日),乃是特別敬拜的時間。(二) 節期中的敬拜(9-12節):在以色列人的『教會年曆』中所提醒的節期,全國各地的人儘量到聖殿敬拜。(三) 每日的獻祭(13-15節):吩咐王:「每日你要預備無殘疾一歲的羊羔一隻,獻與耶和華為燔祭﹐要每早晨預備。每早晨......」(13, 14節)。其次,談到王的產業(16-18節),「他要從『自己的地業』中,將產業賜給他兒子......」(18節)。最後一個奇異的定例(19-24節):敬拜包括這類吃喝活動。
新的異象(八)(以西結書第四十七章)
《以西結書》先知看見的三個異象也可以分別稱為:「上帝的榮耀顯現」、「上帝的榮耀離開」和「上帝的榮耀歸回」。「上帝的榮耀歸回」這異象的信息是:在將來,這聖殿和聖城是超越的偉大,有屬上帝的完全,絕對的聖潔,滿有生命,上帝的恩遍及全地,罪惡全然除去,公義至終得勝,而耶和華與祂的子民永遠同在,祂的國度與榮耀世世無窮。本章正是先知看見了殿的門檻下有水往東流(1節),這段的描述不須要尋找非照字面的解釋,它正指出那位在聖所中的耶和華就是萬民在新時代中唯一的福樂泉源,而使徒約翰也曾引用了本章的比喻描述教會在救恩完成的時代的屬靈福分(啟22:1、2)。
新的異象(九)(以西結書第四十八章)
本章再接續第四十五章1至9節分地話題,將土地分給各支派,是從那片狹長之地中間開始,自東界延伸至西界,分成許多狹長的地形,分為王地、聖殿、聖城、和利未人之地。而在指定給聖城的土地,本章比第四十五章記得更詳細。同時,《以西結書》以「上帝之城」作結束(30-35節),這是一座完美的城,城的四圍上面有牆,長度均為四千五百肘,在每一邊牆上,都安設三個門,每一個門代表以色列一個支派。「從此以後,這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35節)。就整體而言,以西結先知的異象和事工非常完整,因為無論上帝的家經歷多少傷痛與困境,最重要的是:這教會仍保有耶和華的所在這名字。
試驗合格(但以理書第一章)
巴比倫人分三次將猶大國的人擄到巴比倫,第一次是在主前六零五年,第二次是在主前五九七年,第三次是在主前五八六年。但以理是在第一次被擄的人中,當時尼布甲尼撒王訂了一個選取人材的標準(4節),又要在體格上給他們的一個長期的培育(5節),以便日後加以重用,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都入選了,但他們卻與別的人有不同的心志——不以王的膳、王的酒玷污自己,雖然太監長起初不敢輕諾,可是經過試驗後証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14-16節)。日期滿了,這四位青年便成了首選人材,在以後的日子中,他們在眾人面前經常有美好的見證。我們若在主的聖潔中潔身自愛,必能在生活中榮耀上帝。
神的國度(但以理書第二章)
尼布甲尼撒王的異夢,使宮中被稱為術士、用法術的、行邪術的幾乎招致性命與財產盡失之禍。而但以理對王的承諾,要替王解明異夢的第一步,是與三位朋友有一個禱告會(17、18節),他們有「禱告必蒙應允」的信心(19-23節),最後又確實能夠將異夢解明,使王親口說「你既能顯明這奧祕的事,你們的上帝,誠然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47節)讚美上主的話。異夢中的四國,依歷史的接連出現的,應該是巴比倫(金)、瑪代波斯(銀)、希臘(銅)、羅馬(鐵),可是,最後都為上帝所立的國度(「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45節)所打碎,上帝的國(請參閱《啟示錄》第十一章15節)卻存列永遠。
即或不然(但以理書第三章)
巴比倫王為了試驗每個下屬和百姓對他的忠心,造了一個高九十呎寬九呎的金像,要他們下拜,並且頒下「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窰中」的命令(6節)。結果,只有但以理的三位朋友不從此命——當時但以理或許有遠行不在其中——卻惹來同儕嫉妒的控告。王在盛怒之下,仍願意給他們多一次機會(13-15節),他們的答覆是:「『即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窰中救出來。王啊!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17、18節)。結果神子在烈火中伴他們遊行,三人絲毫不受影響,使王再一次親口稱讚上帝。我們若倚靠上帝,有誰能傷害我們呢?
神智失常(但以理書第四章)
為了「火窰事件」的神蹟,尼布甲尼撒王要向各國各族講述,同時,他似乎要將自己的神智失常公諸於世。他的第二個異夢仍使哲士們束手無策,先知但以理卻靠上帝的靈替他解答,連王自己也明白到這一點(18節)。綜合17和25節所顯示令王神智失常的目的,與但以理在第27節的勸諭,說明尼布甲尼撒王失常七年(23節)的原因是:他被上帝視作份外驕傲,由於他自以為是國度的主人,因此對窮人忽視、不予照顧。他要謙卑,認識上帝,最後還要管理在地上的國度。尼布甲尼撒王這次經歷醫學界稱為「狼狂症」後,又再一次讚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就是我們所敬拜的上帝。
巴比倫亡(但以理書第五章)
本章是巴比倫國最後一夜事跡的紀實。那時尼布甲尼撒王已經去世多年,當時是尼波尼度執政,卻又於主前五五三年立長子伯沙撒為攝政王,二人同作王到主前五三九年被古列征服為止。本章所記這一夜,伯沙撒取了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2節對照1:2)作盛酒器,並飲酒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偶像(3、4節),正在狂飲之際,上帝的指頭出現宣告巴比倫年日已盡(25-28節),但以理被召告以過往他祖(2節之「父」應作「祖父」)的歷史為時已晚,伯沙撒不但沒有因先知的直言而憤怒,反而尊崇他,列但以理在他父子二人之後,那夜巴比倫卻滅亡了(30、31節),一個人褻瀆了上帝,禍及己身,甚或災及全國。
大享亨通(但以理書第六章)
這一章已經從前五章的巴比倫天下,轉變成瑪代波斯王朝。而八十三歲的但以理,被立為治理全國的三個總長之一,他美好的靈性,惹來其他總長和總督的嫉妒,他們唯一可以陷害他的計謀,是藉大利烏王的勢力禁止他敬拜上帝三十日。但以理先知面對這個局面,不加以辯明,也不向上帝提出「在禁令期間暫停禱告三十日」的要求,卻像「素常一樣」一日三次雙膝跪地在上帝面前禱告感恩,並讓任何過路的人都可以看見(10節)。其後証明大利烏王對先知被扔在獅子坑的憂慮,實屬杞人憂天,王接著通令全國「在但以理的上帝面前,戰兢且恐懼,因為祂是永遠長存的活神」(26節)。其後,但以理蒙「亨通順利」之福。
但以理夢(但以理書第七章)
這一章是從《但以理書》這一章至第六章的事件,轉變到第八章至第十二章的夢兆與異象中間的連接。另方面,從第一章至第六章,描寫但以理是一位替人解夢兆者,而從第七章開始,他則是一位領受夢兆的人。若從歷史觀之,本章所提四隻獸:第一隻象徵巴比倫,第二隻象徵波斯(它有殘忍與掠奪的惡名,賽13:17),第三隻象徵希臘(很快的征服許多國家,賽41:3),第四隻象徵羅馬。在第13節中有「人子」一詞,「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太26:46),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祂的國度是普世的、永久的、權柄從上帝而來、經過軟弱進入榮耀、代表新的人性,這國度即將來臨(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