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信牧師遺孀王張茀迪師母在安息禮拜上致謝
美國太平洋時間 1 月 4 號早上 9 時許,神的忠僕王永信牧師在家人的陪伴中,工完安息,被接到榮耀中,在世享年 93 歲。1 月 12 日上午 10 點,假美國加州阿爾罕布拉市的洛杉磯國語浸信會舉行安息禮拜﹐有逾 500 位的牧長、信徒,並王牧師親友出席。
王牧師是著名的世界華人福音運動領袖、中國信徒佈道會創辦人、大使命中心創辦人兼榮譽會長﹐德高望重﹐深受海外華人信徒的崇敬。安息禮拜莊嚴而感人﹐靈堂內佈滿鮮花、輓聯。10 時許,家屬及十餘名著黑色西裝的知名牧者,扶王牧師棕紅色棺木進入禮堂。以主禮人暨洛杉磯國語浸信會的主任牧師鍾世豪宣召,全體齊唱聖詩 《千古保障》,"海外校園" 機構董事會主席蘇文峰牧師祈禱為始,繼而以錄像《欠債與還債》,展示了王牧師如何以一生全力 "還福音的債"﹐並有眾牧長及王牧師的胞妹王天悅,回顧了王牧師的生平,並一些溫馨回憶。
王永信牧師之妻王張茀迪師母,及兒子王以信等家屬出席並致謝。(據《舉目》期刊蔡越姊妹報導)
王永信牧師於1980年4月探望出獄不久的王明道牧師(右)和王師母(中)
王永信牧師簡介
王牧師於 1925 年出生在中國北京,是家庭中的第三代基督徒﹐在五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他自幼獲父母以基督教教導下成長﹐在十一歲時,在北京參加宋尚節博士的佈道會上重生得救,並在北京王明道先生所事奉的北京基督徒會堂作禮拜。他的先母在該堂擔任女執事。十五歲時,王牧師被神呼召決定要成為一位全職傳道人,將其一生奉獻給神。
高中畢業後進入北京輔仁大學外文系深造,後轉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仍專攻外文﹐但中日戰爭使王牧師學業斷斷續續受到影響。1949 年王牧師到了台灣﹐1953 年在台北及台南衛理公會開始為期四年的全時間事奉﹐同時在台南長老會神學院接受裝備。
王牧師於 1957 年赴歐洲,在希臘、法國及北歐諸國旅行佈道。同年在瑞典得到神的特別呼召,"要為本國之民大發熱心"。1958 年赴美深造﹐1961 年在底特律創辦了中國信徒佈道會,任職總幹事至 1975 年底。
他在 "中信" 任職期間,曾於 1972 年協助籌備並召開北 "美華人福音會議"(NACOCE),有北美各地共 380 位華人教會領袖出席﹐並於 1974 年與 70 多位華人代表一道參加了瑞士 "洛桑普世傳道大會",大家深受感動。結果,大家決定於 1976 年在香港舉行第一屆 "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有來自世界各地的 1,600 多位代表出席,大家並在相同的異象下正式成立了 "華福中心"。王牧師以 "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傳福音,直到主臨" 的大目標,任 "華福聯絡中心" 總幹事達十年之久。
1985 年,王牧師接受世界洛桑 "福音事工委員會" 之邀擔任該會副主席之職,於 1987 年擔任該運動之國際主任,並於 1989 年擔任第二屆洛桑大會馬尼拉會議主任。
王牧師在 1989 年創立 "主後二千普世福音遍傳運動",並擔任其國際主席之職直到此運動根據創起的規定,按時於 2001 年 4 月正式結束。"主後二千運動" 在 12 年簡短的時間內,在全世界各地獲得肯定與合作。此運動的異象與目標,"每一人聽聞福音,每一民族有教會",目前由各地的教會與宣教機構繼續推廣,並在更進深地發展中。
王永信牧師在 1989 年,因深覺宣教工場上的工人神學訓練的重要,成立了 "大使命神學院"。之後,在 1993 年,該神學院演進為 "大使命中心",以 "深化靈命,邁步差傳" 為大目標,致力催化一個穩固的華人普世宣教運動及推動靈命操練與宣教事奉的結合。王牧師還是在蘇聯政權解體後第一位受邀前往俄國主領佈道會的華籍傳道人。(轉自聖網博客:基督徒的家園)
後記:
本刊曾於 2015 年 6 月號刊出羅錫為牧師的《九旬耆老跑天下﹐年青人追他不上》一文(www.globaltm.org/index.php/item-all-tm/item-cat-atc-2029/item-cat-atc-2015-06/2740-atc-van-1506-1)﹐著重介紹了王牧師晚年所推動的幾項事工﹐特別是東歐的吉卜賽人和中亞的東干人福音事工。
"大使命中心" 事工雖然已全面結束,美國總部辦公室和香港辦公室都已於 2017 年 8 月 31 日關閉,加拿大通訊處亦不再生效。為此,大使命中心的網頁將不再更新﹐但有興趣的讀者仍然可以查看過往的事工情況:www.gcciusa.org/index.html。
附錄:
神領我幫助祂的僕人王永信
王張茀迪
中國大陸未解放前,我們家已搬到台北。有一天,家人要我帶表弟去教會參加主日學,我就站在教堂外等他完了一起回家。教會的人看見我就問:「你為甚麼不進去聚會?」我說:「在這裡等一會兒就好了。」沒進去。
第一次進教會
第二次我照樣帶表弟去,家人說:「你也可以進去聽道。」之前我從未接觸過教會,所以很懼怕,但還是進去了。這是我第一次進教會,聽到吳勇長老講道,主要講約翰福音第三章16節。那天的信息正好是我當時所需要的。我感受到神的愛,也感受到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祂的血洗淨了我的罪﹔於是我第一次進教會,第一次聽道就信主了!
一年後,即 1953 年的復活節,我受洗加入教會。當時我正在讀護士,1956 年的夏天畢業。我除了接受一般護士訓練外,還加上助產士訓練,每天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按規定畢業後做了三年護士,到 1959 年夏天才拿到護士證書。那年夏天,神感動我奉獻自己,立志將來為祂使用。
認識王永信
當時家人認為我應該去美國,因我是護士,有資格以交換護士的名義申請。1959 年夏天,我去了紐約的聖路加醫院(St. Luke Hospital)工作,在那裡遇到兩位香港來的基督徒姊妹,我覺得自己的英文非常不流利,有很大掙扎,她們就幫助我,給我很大的鼓勵。
那年夏天,"使者協會" 舉辦第二屆夏令營,我們三個人一同參加。當時我們既不會開車,又沒有車子,於是告訴大會需要人接送。楊勝世牧師負責交通事宜,就安排了王永信接我們,從此就認識了王牧師。原來他 1959 年從歐洲移民美國,那年他剛好從神學院畢業,被請做講員。
我奉獻後一直問自己日後應該如何服事主﹐可是似乎一直還沒有一個環境讓我服事,於是我禱告說:「神呀,如果您願意我去幫助一位傳道人,我也是願意的。」其實,還沒見到王牧師之前,我已有這個想法。認識王牧師後,弟兄姊妹看見王牧師年紀也不輕了,仍是單身,於是製造了很多機會讓我們有時間打招呼、談話。之後,王牧師去了其他地方,我則繼續在紐約和新澤西州工作。差不多到 1961 年我們才有機會再見面。
那年聖誕節,他來看我,當時我有很多問題要面對,例如還未有合法身份留在美國。本以為在美國讀書、工作,身份就可自動改變,其實不然。王牧師跟我說:「你讀書不成,那我帶你去找事做好了。」於是我去了底特律附近加拿大安省的溫莎工作﹐從此我們有多點時間見面。
當時 "中信" 已經開辦,王牧師遇到一位很好的老姊妹李伯母,住在他的對街。有一天,他跟李老太太打了個招呼,她看見這中國人,並且是個傳道人﹐從此,她每天主動煮好飯菜送到王牧師的桌子上,深信這是神美好的安排。
王牧師第一次帶我到 "中信",看見他辦公室的情形,我心裡涼了半截,內心想:"哎呀!在美國這個社會還有這種情形!" 他那裡甚麼都沒有,小屋沒暖氣,房裡沒家俱,冰箱裡沒食物,空空如也!我問自己:"我預備好面對這樣的生活嗎?" 但心裡又有很多感想,覺得如果看一個人,是只看他有沒有錢,抑或是看他有沒有深度呢?內心在掙扎,忽然就掉進疑惑裡,卻又沒人可以去商量,我就向神禱告說:"神呀!我應該怎樣做?不然,我對不起朋友。"
背後的女人
一切是神的恩典,我做的事務雖然從未學過,只因我把這些事情看為是自己家裡的事,就盡心盡力去做。其實﹐王牧師和我的處事心態都是把服事當作自己的事,神的家就是我們的家,盡力看自己可以怎樣靠主去處理,不會覺得這些是公家的事,我們不去管。感謝主,我們在事奉的心態上很同心!
我時常警惕自己,不要成為王牧師的累贅和重擔。感謝神,讓我們有這個恩典──有事情可以談,不同意也可以談。我提醒自己,不要去自找麻煩。我從來沒有後悔與傳道人結婚,因我知道這是神帶領的路,我不覺得金錢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是王牧師背後的女人,但從來不覺得委屈,沒有因為自己少有機會在大庭廣眾前事奉而感到遺憾。我一生就是不斷地學習。"中信" 開始的時候,廚房沒人煮飯,我就學煮飯,甚至學習應付 100 人的晚餐。西餐比較容易,預備主菜,例如燒牛肉、魚、義大利粉等,再加上沙拉、飯、飲品,就可以了!既便宜又容易,有食譜在手,一步步跟著做而已。
盡量少說話
我雖是師母,但不是一個教會的師母,而是一個機構的師母,對像是一些同工,能夠與這些同工接觸、合作就是了﹔然而,在教會裡卻有眾多的人看著師母,這個師母無論做得怎麼樣,總會有人看法不同。我的對像不是眾多的會友,本無資格告訴師母們應怎樣去待人處事﹔不過,就個人聽到一些教會師母的分享,以及平日的觀察,有以下一點點領受:
我覺得在教會裡,弟兄姊妹彼此的接納和尊重是最起碼應有的態度。尊重對方,就容易說話﹔能夠欣賞對方,對方就能夠接納你。這是最基本待人處事的原則。
也許有些時候我們很想告訴會友應該怎樣﹐可是如果時間還未成熟,或者彼此的關係還沒有建立好,講了這些話,也許不會有預期的效果。如果彼此有了良好的關係和感情,互相分享就容易被接納﹔所以,我在這方面就學習盡量少說話,因在很多方面實在不曉得甚麼時候最適宜,那就不開口為妙,可減少很多麻煩。
還有就是要尊重牧師──你的先生。不要把你先生的短處放在大家的面前﹐否則後患甚大!姊妹們應多用些時間去禱告、見證、事奉,不要花時間說長道短。有時候我見了人,說話不多,不是等於我不會說,而是我不願意說那些話。真要求神賜我們智慧,否則一下子有人傳某某師母說過甚麼甚麼,影響就很大了!在此願與各位師母共勉。
不覺缺欠
王牧師和我終身事主,一直不覺得有甚麼欠缺。現在,我們住在一個活動房屋(mobile home),跟房子沒甚麼分別。一直以來,王牧師為了事奉,搬來搬去,甚至跨國搬家,到了安定下來,我們的年紀已經大了,如果買一個房子就很吃力。買了這個活動房子,之後每個月雖要付地租,但不用背那麼多債,這對我們較輕鬆。還有,我們的居住環境靜而美,有花有草,不用自己再種些甚麼,有這樣好的環境,感謝主!
神帶領著我一生的道路,"我的恩典夠你用(My grace is sufficient for you)" 這句話就是對我一生的鼓勵。所以,我覺得自己絕不委屈,也不會感到心裡難過。我有這個機會服事主,是很大的福氣,真可謂無憾!
趁年輕事主
一晃眼 "中信" 已創立 50 年!歷年來中信各地的同工們齊心努力,在神的帶領、保守下,今天 "中信" 在普世多處被建立,這是我們當初夢想不到的!在開始的時候,它只是個小小的汽車間﹔感謝神自己的慈愛與引領,讓 "中信" 發展至今,這樣的祝福,簡直述說不盡!
今年我已經 75 歲,王牧師也已 85 了!最近我在想,任何人如果要服事主,年輕的時候就要去做﹐因為 50 年前我們做了,如今我們已沒有力氣,想做也不可能了!所以,弟兄姊妹,服事主當趁著年輕、有力的時候,不要到了年紀大、身體軟弱了才來後悔。(余黃國凱採訪, 原載《傳》雙月刊第 140 期,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