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愛 Midland 傳福音大行動有感
Grace Dong (倩青班學員)
5 月 29 日開始到 6 月 2 日結束的耶穌愛 Midland 傳福音大行動, 我們到 House 敲門和到 Plaza 商鋪傳福音。通過這次參加傳福音活動,感受頗多,總結如下:
一、不怕拒絕。記得那次我們去商鋪傳福音,我們一進去,老板娘就出來,很不友好地回絕我們。我們正不知所措時,只聽見 "好,沒關係!" 帶隊的彭牧師還笑容滿面地說道。接著第二家的老板對我們熱情多了,並且談了不少他自己的認識和見解。讓我體會到有時還需要耐心,若不多說幾句,很可能就把門關上了。
二、面要有喜感。這需要掌握方法,不僅自己臉上要保持笑容,而且講話的內容要使人覺得喜歡聽,循序漸進,這樣讓人容易接受上帝的福音,而不是不耐煩地要關門。
三、語言要對口。這次傳福音無論是商鋪還是住宅敲門。若是遇到只會說廣東話或只會說普通話兩個人成了 "雞對鴨講" 無法溝通下去。所以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應具備說廣東話,普通話,這樣才能交流無障礙。雖然小組安排是廣東話,普通話搭配,但我們能做到兼備更好。
四、裝備要充分。在傳福音前應了解福音單張,真理報的內容。不僅需要察言觀色,而且要反應快,及時切入正題。我對先拉家常話,再用討論的語氣,讓對方明白日常生活中出言不遜,爆粗口,亂加評判,都是 "罪" 的表現,這樣開始,再引入 "福音" 話題。我對這種傳福音方法非常贊同,特別是在味香村傳福音尤為成功果效佳。這值得我很好學習。
總的說來,參加這次連續共 5 天的耶穌愛 Midland 傳福音大行動,讓我從中學到和悟到了不少以前不知道和做得不夠的地方,感謝主! 我已有了一些進步,但需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比如,在遇到對方態度特別好,把話說得我都沒法插嘴狀況時,是否應該想法另提話題,而又不讓對方反感,確實需要快速動腦尋找對策。而每次傳福音後的小結也很重要,馬上知道弊病所在,可避免下次再犯。做得好的地方得到鼓勵表揚,會增添信心和膽量,表明了團隊精神同樣重要。
福音是神賜的大能,傳福音是神給我們的大使命。我深知,要成為傳福音的精兵,差距還很大,需要努力再努力!感謝主、謝謝大家!榮耀歸神!
「仕宣」~ 耶穌愛美蘭 JLM
吳恩海牧師
「仕嘉堡華人宣道會」坐落的社區是天父讓我們擁抱的地方!感謝天父帶領讓我們聯同「多倫多短宣中心」合作社區佈道。在「仕宣」的主任牧師鼓勵下,眾弟兄姊妹一同為社區禱告,參與社區佈道,同心合力為主作工。我們當中有一些弟兄姊妹們,信主十多年,從未參與社區佈道,不論是拍門佈道、商鋪佈道、商場佈道。我們藉著這一次的佈道行動~耶穌愛美蘭JLM(五月廿九至六月二日),聖靈激勵眾弟兄姊妹關心、關愛我們的社區。
有些時候我們以爲沒有可能的事情,但是只要上帝動工,這樣就是有可能的了。在我們拍門佈道的過程中,我們看見聖靈的工作。不論我們在那段時間作拍門佈道,都可能有一些人是外出,但是還是有居民留在家中的。這些與我們有接觸的社區人士,他們的心靈需要是我們可以明白的。有些長者行動不便,未能夠來到我們教會參與聚會,但是他們表示將來,若家人願意接送他們,他們便可參與教會的聚會並認識信仰。有些願意聆聽我們向他傳講福音,透過五色福音的講述,將聖經真理告訴他們。這也是我們的期待。願意將福音與社區人士分享。
在我們拍門探訪的時候,我們遇見一位女士,因她的行動不方便,所以她沒有打開門與我們交談。但她在屋子的二樓在窗戶中與我們談話,她願意我們為她祈禱,身體早日康復。這次經歷,讓我們的隊員得著激勵,因為他們感受到、看見到社區人士的需要。
耶穌愛美蘭 JLM 只是「仕宣」社區佈道的開始,求主賜我們力量,願意為上帝在這個社區傳揚福音。
一名奉獻者與主的對話
米若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 對著這句經文,她默然嘆息良久:"誰說不是呢,那個"竟自不肯"的豈不正是自己嗎?你愿意在上帝面前放手自己的執著嗎?愿意放棄那些攪擾內心的欲望和貪念嗎?你肯嗎......"
她覺得自己有顆忙碌的心,老是說樹欲靜,風不止。其實,哪里來的風,全是心的不安穩。她太習慣在日子里折騰了,太習慣有個滿滿當當的時間表,太習慣在你來我往的人群中找到存在感了,也太習慣不停地說些什么,不停地做些什么,似乎以有作為才能去證明著什麼......當有一天,可以不用趕時間上班,不用必須去做事的時候,以為自己終于可以安靜 了。然而,她沮喪地發覺自己的身體是不忙了,但思緒卻是翻江倒海的混亂。"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一個人坐在安靜的書桌邊,心里卻充滿了各種的思量,盤算,不是做事,就是在想該做什么事。
"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耶穌這樣說。而莊子說過:"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 她的文化體系里,無疑是對 "無所求" 有種深刻的鄙視。她一定不能是個飽食而遨游的人,這與她的自我認知不符。然而,"不系之舟" 四個字卻深深觸動了她。做什么與不做什么,其實并不重要,因為所有的成敗得失最終都是一場虛空。而人當追尋的使命與意義,當是不能朽壞的,不能奪去的,不能成空的......
彷彿一陣微風從遠處吹來,主耶穌的慈言愛語化作一首詩歌飄然來到她深深的思緒裡:
主問我:要到幾時?
那時,你說年輕莽撞,諸多纏累
如今,你說韶華已逝,一身疲憊
那時,你說驕嬌之氣,招人厭惡
如今,你說百般不配,難蒙悅納
那時,你羨野花飛鳥,不收不種
如今,你閑居安樂窩,不溫不火
哦,要到幾時,你才不執著于空洞的自我
要到幾時,你才肯放手那片刻的歡愉
哦,要等你到幾時,你才能定睛于我
要等你到幾時,你才懂完全屬我......
時光彷彿倒流回到當年提比哩亞海的岸邊,炭火上是主耶穌為門徒烤好的魚和餅,基督深情又鄭重地凝視著彼得,三次說:"你牧養我的羊。" 她此刻深深體會到基督熾熱的目光、彼得羞愧又感恩的心情!她跪伏在主面前,熱淚早已爬滿了面頰,她輕輕地回應主:
"哦,主啊,你是我心念的源頭
你是我私欲的終結
你是我的過去,現在和永久
你是我的安息,我的安靜......
佈道小貼士
向家人佈道小貼士(十九) --建立感情線(2) : 從行動開始 -- 方向4:多一點體恤
體恤家人的需要和感受,是一個重要的關係建立和感情上的突破。若要在體恤行動上與家人建立感情線,就要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體貼他們的感受,並給予同情等。體恤家人不信主的原因,要知道其理由:兒女或配偶的反對、家族性的影響力、身體狀況、知識文化水平、語言、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社會環境等壓力,我們要體恤他們的情況,找出他們不能信主的最大障礙,並以真誠的態度,並以長久的溫柔忍耐和關懷,為他們禱告,才能把他們心中的恐懼、誤解和鬱結慢慢鬆開。
在此,筆者對基督徒子女們作出呼籲:要領家人歸主,特別是我們的父母和長者等更要體恤。不少時候,他們不能信主的原因是兒女們對自己的關懷和同情心不足,兒女們有時以惡言相向。兒女們白天在外面工作,兒女們要求長者父母獨自留守家中,不想他們外出,使他們獨在家中感到十分孤單無助;倘若長者父母因外出而感染疾病或受傷時,兒女們都以責備和不愉快的聲音作即時回應,令他們在情感上受到傷害和不滿,不被尊重。筆者相信,基督徒在家中的見證是家人信主的關鍵之一。
Swan Lake
攝影: Eric Lau
"孩子啊, 你要聽從父親的教誨, 不可背棄母親的訓言。"箴言 1:86
中心消息與代禱
1. 軍情告急: 8月21-26日「耶穌愛華埠」現在參加人數為 80人, 這與我們所期望 500 位佈道人數有很大的差距。求主感動大多倫多教會的信徒積極參與,為許多還未聽聞福音的靈魂付上行動,你可以參加1日或以上, 願主感動你回應主呼聲, 為主多救一個靈魂!
2. 請繼續為短宣中心推動: 「改變社區改變生命的福音行動」禱告。從 2018-2019 年度, 已有7間教會參與。這行動是以1個月的4個週二或週四早上 9:30-1:00 進行。在參加的教會 3-5 公里內, 短宣學員與信徒們一同到社區逐家逐戶探訪和商舖關懷。希望福音能改變社區現況, 生命因主耶穌得到奇妙改變。
3. 請為新增全時間和部份時間學生禱告。因應大多倫多的福音工作增加和需求, 我們求主賜恩給各教會, 能鼓勵和差派1位信徒願意投身「1人1生獻1年」的行動, 為大多市的本土宣教事工增添更多新力軍。短宣中心是以神學、聖經真理、靈性生活、佈道和實踐等作培訓, 目的是要造就宣教士所具備的生命本質, 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為主作見證。
4. 短宣中心 2018 年 9-12 月份新學期禱告,求主感動更多信徒參加培訓,成為基督精兵,在邪惡的世代中敢於為主作見證。週二-關懷社區佈道;週三-佈道國語;週四-佈道與信徒神學;週五-佈道應對學III;週六-第29屆週末實用個人佈道訓練 (三個月)。
5. 請為「你」願意成為我們的義工團隊禱告。我們誠意邀請「你」加入我們這義工團隊, 一同為主作工, 可以考慮參與: 1. 佈道義工- 可選擇週二-週五上午或下午其中2小時; 2. 跟進栽培的義工- 向味香村餐飲朋友們及向商舖老闆或員工等關懷探訪。3. 辦公室雜務- 大小雜務; 4. 真理報義工- 特約記者、修改文章、翻譯、中文打字。期望能以團隊精神,有效地服事大多市的華人教會, 榮耀歸神。
6. 請為短宣學生們的學習精神和追求心志禱告。在來年的新學期中,學生們能常保持一個儆醒不斷的追求心志,恆切的禱告生活和堅定不撓的意志,願意不斷突破界限,為主向前奔跑。
7. 求主使用每月定期出版的真理報、手機版真理報、WECHAT 文稿和 Facebook 網頁等禱告。求主使用不同版面等平台向不同地區和國家的華人分享福音信息, 讓信徒們把這福音報能廣傳;也求主賜恩給撰寫文章的作者們,賜他們智慧和聰明,有真理立場和屬靈的視野,洞悉現今世代的實況,喚醒信徒和非信徒對尋找生命的方向和有渴求真理的心。